
按戶分派的差役。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沉文昭》:“若無衣食之憂,戶役之擾,疾病之累,以奪其心,便是有福。”
“戶役”是漢語詞彙,指按戶分派的差役,常見于古代賦役制度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戶役即根據戶籍制度,以家庭(戶)為單位攤派的勞役或賦稅任務。
曆史應用
主要流行于明清時期,是政府征調勞動力的方式之一。例如清代文獻提到“戶役之擾”,表明其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字 | 含義 | 示例 |
---|---|---|
戶 | 住戶、門第 | 戶籍、門當戶對 |
役 | 勞役、兵役 | 徭役、現役 |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賦役制度,可參考(滬江詞典)和(想聽網)的詳細釋義。
《戶役》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戶籍登記人員”,指負責戶籍登記、管理和統計的工作人員。
《戶役》的拆分部首為“戶”和“彑”,其中“戶”的部首是“戶”,它是一個簡單的意符,表示“門戶”;“彑”的部首是“彐”,表示“頭頂”。整個詞語共有10個筆畫。
《戶役》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出現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一書中,描述了負責管理戶籍的工作人員。由于戶籍的重要性,戶役的工作一直被視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責。
《戶役》的繁體字為「戶役」。
根據《康熙字典》,《戶役》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是一名戶役,負責戶口登記和管理工作。
2. 在這個城市,戶役是一個非常緊缺的職業。
與《戶役》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1. 戶籍:指國家為了管理人口而設立的一種登記制度。
2. 役務:指國家對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戶役》的近義詞有:
1. 戶口管理人員
2. 戶籍登記員
《戶役》的反義詞是“非戶役”,指非負責戶籍登記工作的人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