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患的意思、國患的詳細解釋
國患的解釋
國家的災難、禍患。《戰國策·趙策三》:“一解國患,欲求益地,是親戚受封,而國人計功也。”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遂乃抗言率衆,欲除國患。”《新唐書·高祖十九女傳》:“人臣同國患為忠,不同為逆。”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患的解釋 患 à 憂慮:患得患失。憂患。 災禍:患難。禍患。隱患。防患未然。 害病:患病。患者。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國患”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國家面臨的災難或重大危機,通常用于警示國家内外存在的威脅。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國患”指國家所遭受的嚴重災難或禍患,強調對國家整體利益的威脅。例如《戰國策·趙策三》中提到“一解國患”,即解除國家危機。
二、曆史出處與演變
- 《左傳》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國患,不可獨救”,強調解決國家危機需全民協力。
- 經典文獻引用
- 三國嵇康《管蔡論》:“欲除國患”,指消除國家隱患。
- 《新唐書》提到“同國患為忠”,将應對國患與臣子忠誠關聯。
三、相關表達
- 近義成語:振國之患、敵國外患。
- 反義概念:國泰民安、長治久安。
四、現代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政治語境,描述國家面臨的戰争、内亂、自然災害等重大挑戰。例如:“新冠疫情一度成為全球多國的國患。”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原文,可參考(查字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