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訓的意思、武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訓的解釋

軍事訓練。《國語·魯語下》:“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三國志·吳志·孫慮傳》“治 半州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載 三國 吳 孫權 诏:“ 慮 其内修文德,外經武訓,持盈若沖,則滿而不溢,敬慎乃心,無忝所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武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作為曆史人物(主要含義)

武訓(1838-1896),原名武七,是清代山東堂邑人,中國近代著名慈善家、教育家,被譽為“千古奇丐”。其核心事迹包括:

  1. 行乞辦學:通過乞讨和勞作積攢資金,曆時38年建立三所義學(崇賢義塾、臨清義塾等),為貧寒子弟提供免費教育。
  2. 曆史地位: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人物,被清政府賜名“武訓”,封“義學正”。
  3. 社會影響:其“興學重教”精神成為近代平民教育的象征,毛澤東曾評價其為“行乞興學的教育家”。

二、作為詞語釋義(古語用法)

指“軍事訓練”,屬古代文獻中的用法。例如: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武訓”作為成語表示“以身作則教育他人”,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武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武訓》是一個人名,可以指代中國清朝末年的教育家、思想家武玉山,他是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武訓》的拆分部首為“止”和“耳”,其中“止”部表示腳步停留的意思,而“耳”部則代表耳朵。總計有12畫。

來源

《武訓》這個名稱來源于武玉山這位教育家的姓氏“武”以及他的字“訓”。他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思考,提倡實用主義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被後人尊稱為“武訓先生”。

繁體

繁體字對應《武訓》的寫法是「武訓」。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可以将《武訓》的字形書寫為「武訓」。

例句

1. 《武訓先生全集》是研究中國教育史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之一。

2. 他的教育理念受到了許多人的推崇,因此被譽為“中國教育界的武訓先生”。

組詞

武訓教育、武訓精神、武訓學院、武訓思想

近義詞

武玉山、武訓先生、訓先生

反義詞

非武訓、非實用主義教育、古代教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