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鹄書的意思、鹄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鹄書的解釋

鹄頭體的诏書。用以辟召賢才。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禦史柳公墓表》:“四方聞風,交馳鵠書。載筆乘軺,乃作參謀。” 宋 王禹偁 《乞賜終南山人種放孝贈表》:“ 太宗皇帝 知其高尚,曾示徵求,恐違鶴髮之親,未應鵠書之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鹄書”一詞在古代文獻中有多重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以下為詳細釋義:

基本含義

  1. 鹄頭體诏書
    指古代以“鹄頭體”書寫的官方文書,主要用于征召賢才。這一用法多見于唐宋文獻,如:

    • 唐代柳宗元《故殿中侍禦史柳公墓表》提到“四方聞風,交馳鵠書”,形容朝廷廣發文書招攬人才。
    • 宋代王禹偁的詩文中也多次出現“鵠書”,如“未應鵠書之命”,均指帝王下诏求賢的正式文書。
  2. 詞源考據
    “鹄頭體”是古代一種書法字體,形似鹄鳥(大雁)頭部,常用于莊重的官方文書,因此“鹄書”代指具有權威性的征召令。


擴展解釋

  1. 可能的歧義
    部分文獻(如)将“鹄書”解釋為“自誇書寫才能”,但此說法缺乏廣泛用例支持,可能是對“鹄書”的誤讀或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2. 現代關聯
    該詞現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文書制度、科舉文化時仍有參考價值。例如,唐宋時期通過“鹄書”選拔人才的案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治理模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故殿中侍禦史柳公墓表》《再賦二章》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鹄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鹄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給有才華的人寫信,相當于現代的傾情信劄。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鹄書》的拆分部首是鳥〔鳥〕,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

《鹄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莊子·徐無鬼篇》中:“鳥之将死,其鳴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鳥之将亡,其羽也衰;人之将亡,其禍也小。……且夫世之鹄,亦夭且賤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賜予禽獸倍人之智者鹄以為主,以其深知人之所難,故貴也。今世之人,猶鹄之遺音也。”意思是說鳥在快要死的時候,唱出的聲音是悲傷的;人快要死時,說出的話語會變得善良優美。鳥快要死時羽毛也會凋謝,而人快要死時禍事卻不多。世間像鳥那樣悲歎的人,也是渺茫和卑微的。天地之間,各種萬物都有自己的主宰。賜予禽獸比人類更高智慧的鹄成為主宰,是因為它深刻地了解人類所難受的困苦,所以被看重。而現在的人,隻能說是鴻鹄之遺音。

繁體

《鹄書》的繁體寫法為《鵠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鹄書》的寫法以篆書為主,篆文部首也是鳥〔鳥〕。

例句

他對我一直非常關心和支持,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寫封《鹄書》給我。

組詞

鳥飛、書信、信劄、筆述、文筆。

近義詞

書信、信件、信函。

反義詞

匿名信、無言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