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鹄书的意思、鹄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鹄书的解释

鹄头体的诏书。用以辟召贤才。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四方闻风,交驰鵠书。载笔乘軺,乃作参谋。”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 太宗皇帝 知其高尚,曾示徵求,恐违鹤髮之亲,未应鵠书之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鹄书"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书面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与历史文献两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鹄"指代天鹅(古称鸿鹄),象征高洁志向,《史记·陈涉世家》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典故。"书"即文字记录,二者组合后,"鹄书"字面可解作以天鹅形态书写的文字,或比喻志向高远的文书。部分地方志中可见该词用于描述呈递朝廷的锦绣文章(《地方民俗语汇考》,中国文史出版社)。

二、引申释义 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出:"鹄书或通'告书',取鸿雁传书之意",认为该词可能衍生自古代邮驿制度,指代重要公文传递(《汉字源流大典》,商务印书馆)。当代《古汉语通假字汇释》则收录其作为"鹤书"的异体字,特指古代征召贤士的诏书,典出《昭明文选》所载"鹤书赴陇,形驰魄散"。

需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未单独列目,建议学术研究时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册第387页相关条目,并结合具体文献语境进行释义考辨。

网络扩展解释

“鹄书”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多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以下为详细释义:

基本含义

  1. 鹄头体诏书
    指古代以“鹄头体”书写的官方文书,主要用于征召贤才。这一用法多见于唐宋文献,如:

    • 唐代柳宗元《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提到“四方闻风,交驰鵠书”,形容朝廷广发文书招揽人才。
    • 宋代王禹偁的诗文中也多次出现“鵠书”,如“未应鵠书之命”,均指帝王下诏求贤的正式文书。
  2. 词源考据
    “鹄头体”是古代一种书法字体,形似鹄鸟(大雁)头部,常用于庄重的官方文书,因此“鹄书”代指具有权威性的征召令。


扩展解释

  1. 可能的歧义
    部分文献(如)将“鹄书”解释为“自夸书写才能”,但此说法缺乏广泛用例支持,可能是对“鹄书”的误读或引申义,需谨慎使用。

  2. 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文书制度、科举文化时仍有参考价值。例如,唐宋时期通过“鹄书”选拔人才的案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治理模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再赋二章》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紬八线笔老墨秀才丽惨裂长撎钞法察晓鹾务打鼓大盘大碗大帐发传凤诏冈比西斯刮地皮归标合闹横河划子怀着鬼胎黄鞓歡国贱字截取迳流纠坐拒俄运动抗正莱朱老谋深算掠影连延利己癃惫膟膋末大必折那得逆邪潜藩寝伏岂徒虬兽犬马之养屈处瑟歌慎言饰演施诊束装就道讼争糖尿讨筊天黑通文达艺我身无支祈陷假小妹子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