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中蚤虱的意思、口中蚤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中蚤虱的解釋

見“ 口中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成語:口中蚤虱
拼音:kǒu zhōng zǎo shī
釋義:比喻極易消滅的敵人或問題,如同口中的虱子般容易清除。


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形容對手或困難微不足道,解決起來毫不費力。源自虱子寄生人體卻易被清除的特性,引申為對弱敵的蔑稱。

  2. 出處
    最早見于《韓非子·七術》:“(王)以臨東陽,則邯鄣口中虱也。”。後《漢書·王莽傳》中亦有引用:“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虱。”。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主語、賓語,屬中性成語。
    • 近義詞:口中之虱(簡寫形式)。
  4. 發音注意
    “中”讀作“zhōng”(非“zhòng”)。


示例與延伸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韓非子》《漢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中蚤虱》

《口中蚤虱》是一個成語,意為嘴裡有虱子,形容說話不幹淨,出言不雅。

拆分部首和筆畫:《口中蚤虱》共有8個漢字,其中“口”為部首,它的五筆輸入法編碼是:2510;“中”為部首,它的五筆輸入法編碼是:5350;“蚤”為部首,它的五筆輸入法編碼是:10401;“虱”為部首,它的五筆輸入法編碼是:31101。

來源:《口中蚤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鄭闆橋的《兒女英雄傳》中,在描述先秦時期的故事情節中使用了這個成語,表達了一個人言行不檢點,口無遮攔的形象。

繁體:《口中蚤虱》的繁體字是《口中蚤虱》。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的《口中蚤虱》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

例句:他說話總是口中蚤虱,讓人無法接受。

組詞:說話不幹淨、嘴裡有虱子、出言不雅。

近義詞:嘴不幹淨、說話粗俗、語言下流。

反義詞:言辭文雅、斯文謙和、口齒伶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