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峰。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賓亭記》:“木秀于芝,泉甘于飴,霽峯倚空,如碧毫掃粉障,色正鮮溫。”
“霁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霁峯”結合自然意象與情感色彩,既有具體景象的描繪,也隱含對清新明朗狀态的贊美。
《霁峯》(簡體中文:霁峰)一詞指的是天空放晴,雲彩散去,可以看到山峰的景象。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觀的美麗清晰的狀态。
《霁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雨”(雨字旁)和“山”(山字旁),分别表示“雨”和“山”。根據漢字筆畫的計算,此詞共有12畫。
《霁峯》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詩經》中的一首詩“山有嘉麗,禾野下穉”。該詩描繪了山峰高聳入雲的景象,後來人們就将此景象稱為“霁峯”。
《霁峯》的繁體字為「霽峰」。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以《霁峯》為例,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更加繁瑣和複雜,但整體結構和意義都與現代相似。
1. 風停雨住,天空霁峯,山峰清晰可見。
2. 登上山頂,遠眺迷人的霁峯,心曠神怡。
3. 暴雨過後,出現了美麗的霁峯,給人帶來一絲清爽與祥和。
1. 霁若:形容天空放晴,雲彩散去的意境。
2. 峯巅:山峰的頂部。
3. 霁光:形容霁天的陽光明亮。
1. 晴朗:形容天空沒有雲彩,陽光明亮。
2. 清明:形容空氣清新,天空湛藍。
3. 明淨:形容景物清澈明亮。
1. 陰沉:形容天空灰蒙蒙的,烏雲密布。
2. 雨天:指天空下雨,雲層厚重。
3. 烏雲:形容天空烏黑一片,無法看到陽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