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ber] 一種很硬的、由微黃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樹脂化石,産于沖積土、褐煤層或某些海濱,容易抛光,主要用于裝飾品(如串珠及煙嘴),可作中藥
飾琥珀于虹棟。——唐· 李朝威《柳毅傳》
(1).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色淡黃、褐或紅褐。摩擦帶電。質優的用作裝飾品,質差的用于制造琥珀酸和各種漆。中醫用為通淋化瘀、甯心安神的藥。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神仙傳》雲:‘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為茯苓,茯苓化琥珀’,琥珀一名江珠。” 宋 蘇轼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之》詞:“琥珀裝腰佩,龍香入領巾。” 元 貢師泰 《贈天台李煉師》詩:“歲久松肪成琥珀,夜深丹氣出芙蓉。” 郭沫若 《瓶》詩之一:“她的發辮上有一個琥珀做的别針,幾顆璀璨的鑽珠兒在那針上反映。”
(2).指美酒。 唐 李賀 《殘絲曲》詩:“緑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沉琥珀。”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一:“﹝ 張文潛 詩﹞‘尊酒且傾濃琥珀,淚痕更著薄胭脂。’” 清 康瑄 《拟将進酒》詩:“何如小槽滴瀝琥珀濃,澆胸頓使金罍空。”
琥珀是松柏科、豆科等植物的樹脂經數千萬年地質作用形成的有機化石,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基本性質
琥珀是樹脂石化後的透明或半透明有機寶石,主要成分為$text{C}{10}text{H}{16}text{O}$,質地輕脆,呈淡黃、褐或紅色,表面常保留樹脂流動紋路,内部可見氣泡或古生物遺骸(如昆蟲、植物碎屑)。
形成過程
約4500萬至9900萬年前,松柏類植物分泌的樹脂滴落後被掩埋,經地熱、壓力及化學變化逐漸石化,形成琥珀。這一過程需穩定的地質環境和漫長的時間。
曆史象征
在中國古代,琥珀被稱為“虎魄”,傳說為老虎魂魄所化,象征祥瑞與地位,是佛教七寶之一,僅供皇室貴族佩戴。
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琥珀可安神定魄、化瘀通淋,古醫書《本草綱目》等均有記載。現代醫學也将其用于臨床鎮靜。
常見品種
按顔色和特征分為金珀、血珀、蟲珀、蜜蠟等,含完整昆蟲的蟲珀尤為珍貴。
現代應用
主要用于珠寶飾品和收藏,亦用于制作漆器、香料及絕緣材料。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本草綱目》或地質學相關文獻,或來源。
琥珀,指的是一種有機寶石,主要由樹脂組成,顔色通常為黃色至橙色。這種寶石通常呈現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狀态,具有光澤。琥珀也可以泛指顔色或材質類似的物品。
琥珀的部首是王,具體的拆分為⺣玉早。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琥珀最早來源于古代瑤族人民。瑤族人民将琥珀視為神聖的寶物,并賦予它超凡的力量。隨着時間推移,琥珀逐漸傳播至其他地區,成為一種受歡迎的寶石。
琥珀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鬱金香」。
在古時候,漢字「琥珀」的寫法并不是現在的形式,而是「琥㻓」或「琥㿺」。隨着漢字的演變和發展,現代漢字「琥珀」逐漸形成并被廣泛使用。
1. 她佩戴着一串漂亮的琥珀項鍊。
2. 這座房子的窗戶上鑲嵌着琥珀的裝飾品。
琥珀色、琥珀糖、琥珀燈等。
琥珀的近義詞有琥珀石、琥珀膽等。
琥珀的反義詞較少,但可以使用無色、透明、晶瑩等詞來描述與琥珀相對的特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