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器的意思、不器的詳細解釋
不器的解釋
不象器皿一般。意謂用途不局限于一個方面。《禮記·學記》:“大道不器。” 鄭玄 注:“謂聖人之道,不如器施於一物。”《論語·為政》:“君子不器。”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器者各周其用,至於君子,無所不施。”後用以稱贊人的全才。 唐 顔真卿 《京兆尹兼中丞杜公墓志》:“在家必聞,既藴睦親之志;所居則化,多稱不器之能。” 元 同恕 《送曹侍郎仕開》詩:“陸駕舟航嗟不器,秋霜春露見能時。”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器的解釋 器 ì 用具的總稱: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生物體結構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器官。消化器。 人的度量、才幹:器度。器量(刵 )。器宇。器質。大器晚成。 重視:器重。器敬。
網絡擴展解釋
“不器”一詞源自《論語·為政》中的“君子不器”,本義指“不像器皿一般”,比喻人或事物不局限于單一功能或才能,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或價值。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核心含義
- 字面理解:“器”指具體器物,通常有固定用途;“不器”即不局限于某一種功能,強調廣泛適用性。
- 經典出處:出自《論語·為政》的“君子不器”,意為君子應具備多方面才能,而非像器具一樣隻有單一作用。
2.延伸解讀
- 全才與包容:形容人具備全面才能,如《禮記·學記》中“大道不器”,鄭玄注解釋為聖人之道不局限于具體事物。
- 品德象征:唐代白居易在《君子不器賦》中将其引申為君子的氣度與包容,強調“不器之器”即超越具體才能的境界。
3.現代應用
- 名字寓意:現代取名中,“不器”隱含“不平凡、有遠見卓識”的褒義,象征多才多藝與智慧過人。
- 教育啟示:常被用于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避免過度專業化。
注意:
- 部分詞典(如)提到“不器”可指“不足”,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經典依據,主流仍以《論語》的正面含義為主。
- 不同文獻對“器”的解讀略有差異,需結合上下文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器》一詞,意指不具備器官或器械所需的屬性,或者形容某人或物不適合某一特定角色或職責。它的部首拆分為“一”和“口”,筆畫總共有7畫。《不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以後演變為現代簡體字。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現代繁體字與簡體字的寫法基本相同。這個詞可以用在句子中進行描述,例如:“他雖然有才華,但是不器于領導這個團隊。”關于這個詞,還可以構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不器用”、“不器重”等。相反的詞語則是“器重”、“器官”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