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薄的意思、頑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薄的解釋

愚鈍淺薄。《後漢書·東夷傳論》:“回頑薄之俗,就寬略之法。” 明 方孝孺 《答俞子嚴書》之二:“器識頑薄,未見有過人者,何足為吾兄師耶!” 清 唐甄 《潛書·考功》:“身為民牧,籍權以行惠,苟非頑薄之資,其誰不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頑薄”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應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頑固不化

    “頑”本義指愚鈍頑固,《漢語大詞典》釋為“愚妄;不馴服”,《古代漢語詞典》強調其“固執、不易開導”的特征。

  2. 淺薄薄弱

    “薄”在《說文解字》中解作“林薄也”,引申為厚度不足,《廣雅》注“薄,猶不厚也”。組合使用時,“頑薄”常指人性中的頑固與淺薄并存狀态,如《漢字形義演釋字典》所述“形容心智閉塞且德行不厚”。

二、用法特征

古籍中多用于批判性語境:

三、近義關聯詞

四、文化認知

該詞承載着傳統文化對“厚德載物”價值觀的推崇,《漢字源流精解》指出:“從‘頑’的玉部偏旁到‘薄’的草木意象,構成對德性缺失的雙重否定”。《中國傳統文化關鍵詞》将其列為儒家教化體系中的重要批判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頑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根據搜索結果中的引證,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頑薄(wán báo)意為“愚鈍淺薄”,多用于形容人的資質、品性或社會風氣。

引證與用法

  1. 形容社會風俗
    《後漢書·東夷傳論》中提到“回頑薄之俗”,指扭轉愚昧淺薄的社會風氣。
  2. 評價個人資質
    明代方孝孺在《答俞子嚴書》中以“器識頑薄”自謙,表示自己見識淺薄,不足以擔任他人老師。
  3. 批判品性缺陷
    清代唐甄《潛書·考功》用“頑薄之資”批評某些官員資質平庸,缺乏治理能力。

語境與延伸

需注意,該詞帶有較強貶義,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砭針避宅布衣之交乘龍配鳳詞垣促忙促急厝邊鵝溪白法定代表人浮傷虙羲改良派鈎剺鬼雌歸落國財觚椠寒芽灏噩紅庚厚費虎癡渾純蠖屈不伸僭言劫後餘生捷克人考極昆侖墟良騎緑绮琴咩咩秘軌民營企業泥而不滓嗫嗫嚅嚅甯康平國阡塍謙洽啟藩榮譽感軟轝上膛設罝省得申警施予手高書槁數數談資天正痛史完美無瑕尾生抱柱溫純烏白馬角下嫁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