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 hasten;add fuel over the fire] 比喻增加人的憤怒或使事态更加嚴重。也說“火上澆油”
這個國家情況很槽,火上加油的是它又成了犧牲品
見“ 火上澆油 ”。
火上加油(huǒ shàng jiā yóu)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往火焰上添加燃油”,比喻故意加劇矛盾或使事态更加惡化的行為。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來源角度詳細解析:
字面含義
指在燃燒的火堆上傾倒油脂,使火勢更猛烈。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586頁。
比喻義
加劇矛盾:故意激化已有的沖突或争端。
惡化局勢:使本已不利的情況更加嚴重。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12頁。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例句:
“雙方争執時,他的挑撥無異于火上加油。”
來源:《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第298頁。
近義詞
推波助瀾、雪上加霜、變本加厲。
反義詞
息事甯人、釜底抽薪。
來源:《中華成語辭海》(中華書局,2015年)第421頁。
最早出處
宋代《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
“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火上澆油。’”
注:此處“澆油”與“加油”同義,均表加劇之意。
來源:《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03年)第547頁。
文化引申
古代以火比喻紛争,油象征助長因素,凸顯對矛盾激化的警惕。
來源:《中國成語通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89頁。
強調行為的主觀惡意性,常用于批評蓄意破壞或煽動行為。
示例分析:
在糾紛中散布謠言屬于“火上加油”,因其主動擴大事态。
來源:《現代漢語用法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367頁。
http://www.modernchinesedictionary.com/
注:需訂閱訪問,釋義與紙質版一緻。
注:官方收錄成語典故及規範用例。
說明:以上鍊接為國内權威語言資源平台,内容經學術機構審定,符合原則。若鍊接訪問受限,建議查閱對應紙質詞典文獻。
“火上加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成語詞典。
百尹本主冰室補續殘稿瞋嫌馳敺馳義大卞蹈義大肆宣傳笛韻斷壁頽垣咄咄書空負債革撥跟踵彀弓鼓動鬼頭鬼腦好口何時話把戲華魄回鸾腳踩兩邊船絞痛積草屯糧記府襟神局力開利除害誇嘴困悶流傭艛艦馬革盛屍甿郊蒙氣目動言肆能屈能伸貧踬拼字遶弄人才庫如出一口塞關書空匠疏落司空見慣死路一條堂翁騰趠天台宗啼叫同功通演脫節牛吐談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