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衆口一詞。《韓非子·内儲說下》:“ 燕 人其妻有私通於士,其夫早自外而來,士適出,夫曰:‘何客也?’其妻曰:‘無客。’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如出一口。”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殺傷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如出一口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像從一張嘴裡說出來的”,引申指衆人的說法或意見完全一緻,毫無分歧。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及用法:
核心含義
指多人表達的觀點、态度或描述高度統一,如同出自一人之口。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4卷第123頁。
語義側重
強調群體意見的高度一緻性,多含褒義,體現團結或共識。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105頁。
該成語可追溯至先秦文獻:
“燕人惑易,故浴狗矢。燕人其妻有私通于士……其妻曰:‘公焉知之?’主人曰:‘周人惡之,如出一口。’”
此處指衆人對某事的厭惡态度完全一緻。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第321頁。
描述群體意見統一
對于這項政策,民衆的反饋如出一口,紛紛表示支持。
語境:新聞報道、社會評論。
強調結論相同
專家們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如出一口,均認定數據可靠。
語境:學術讨論、專業評估。
成語 | 核心差異 |
---|---|
異口同聲 | 側重多人同時發聲,動作一緻; |
如出一口 | 側重内容高度重合,語義更強。 |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09年)第867頁。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第476頁。
“如出一口”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形容許多人說法完全一緻,就像從一張嘴裡說出來的一樣,強調觀點或立場的高度統一。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韓非子·内儲說下》,記載了楚國大臣州侯專權,楚王詢問左右侍從時,侍從們均矢口否認,回答“無有”,表現出高度一緻的說辭。
唐代韓愈《黃家賊事宜狀》中亦用此詞描述百姓對苛政的怨聲載道。
三、結構與用法
四、例句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揭示了群體言論的一緻性,既可反映團結,也可暗含隱藏問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白乙闆笏阪泉氏抱節被創采拾策府炒米岔氣秤盤創世紀點繡女巅崖堤坡範鑄發轸绯魚風俗膚訴規匿歸元蠱事海豹橫征暴斂合皂紅痢歡顔交飛解約繼赓金骨絶巧君子鄉開迹開羅拉索累綴棱側鐮采練冠厲精圖治廬垩漫遠梅花腦烹爕謙仁傾酤清猷欽限榮名入伏煞台設鬼詩節詩绫事實勝于雄辯司正貪詐飨德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