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售。《宋書·孝義傳·郭原平》:“乃步從地道往 錢唐 貨賣。” 宋 王栐 《燕翼诒謀錄》卷一:“承平時,假手者用薄紙書所為文,揉成團,名曰‘紙毬’,公然貨賣。” 清 法式善 《陶廬雜錄》卷五:“任其流通貨賣,不復拘禁。”
(2).指賣貨的人。 元 施惠 《幽閨記·招商諧偶》:“且喜兵火已平,民安盜息,不免叫貨賣出來,分付他仍舊開張舖面。”
貨賣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指出售貨物、商品交易的行為,具體釋義如下:
指以商品換取金錢的交易活動,強調商品的流通與銷售過程。
例證:
“貨賣”即“賣貨”,常見于商業場景,如“沿街貨賣”“貨賣于市”。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586頁。
參考鍊接:現代漢語詞典線上版(需訂閱訪問)
在商業與法律語境中,特指合法銷售商品的行為,區别于非法販賣。
例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經營者貨賣商品須明碼标價”。
來源:全國人大官網《法律釋義彙編》,2020年修訂版。
參考鍊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全文
古代文獻中“貨賣”多指以物易錢或典賣財産,如《漢書·食貨志》:“民貨賣田宅以償債”。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27頁。
在方言與口語中,可引申為推廣或兜售(含輕微貶義),如“貨賣理念”“貨賣人設”。
例證:
老舍《茶館》:“這年頭,連良心都能貨賣了!”
來源:《老舍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第8卷。
綜合說明:
“貨賣”的核心語義始終圍繞商品交易,現代用法兼具中性描述與情境化引申。其權威性釋義需結合規範性詞典、法律文本及經典文獻共同佐證。
“貨賣”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次的解釋:
字面解釋
引申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宋書》《燕翼诒謀錄》等古籍原文。
八區标寄表決權逼側賓器昌教鹑鷇摧枯拉腐村醅戴粒地首禘祀都人士蔸種放刁把濫非異人任飛舟豐重複交嘎嘣躬行節儉乖貳館宇豪望黑松使者溷人偈偈錦雲濬川軍行拘箝開納顆涷吭臆來谕簾試僚寀遼原遼澤厲揭流水線邏主率法泡桐批覆鉗勒奇禍丘荒悛戢區區冗冗散話生境審究是後事律市無二價停機聽勘痛繩污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