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賓器的意思、賓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賓器的解釋

古代迎賓的禮器。指尊俎笙瑟之類。《周禮·地官·鄉師》:“黨共射器,州共賓器。” 鄭玄 注:“賓器者,尊俎笙瑟之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賓器”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主要與古代禮儀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定義

“賓器”指古代迎賓或祭祀時使用的禮器,主要包括尊(酒器)、俎(盛放祭品的器具)、笙(樂器)、瑟(弦樂器)等器具。這些器物在禮儀活動中承擔儀式性和實用性的雙重功能。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地官·鄉師》:“黨共射器,州共賓器。”東漢學者鄭玄注:“賓器者,尊俎笙瑟之屬。” 說明其用途與周代地方行政單位(州)籌備禮儀活動相關。

三、使用場景

  1. 迎賓禮儀:用于諸侯朝觐、賓客接待等正式場合;
  2. 祭祀活動:作為盛放祭品和演奏禮樂的器具;
  3. 禮制象征:體現古代“禮樂制度”中對器物等級的嚴格規範。

四、常見誤解說明

需注意:将“賓器”解釋為“賓客”屬于現代誤讀。從《周禮》等古籍及權威辭書(漢典)考證可知,其本義特指禮器而非賓客本身。

建議對古代禮制感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查閱《周禮注疏》等典籍,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專業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認識《賓器》

《賓器》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待客的器具或禮儀用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賓(宀+貝)器(⺮+斤+口)。

《賓器》一詞來源于古代禮儀制度,用于描述招待來客所需的餐具、器皿等。在古代漢字中,賓有宀作邊和貝作旁,器有⺮、斤和口的組合。

《賓器》的繁體字為「賓器」。

古時候,「賓器」的寫法有所不同。有的漢字書寫規範指示在「賓器」的“宀”旁加「賓」或「賔」字旁,以表示與招待來賓有關。這種寫法的具體形狀也有一定變異。

以下是《賓器》在句子中的用法:

1. 他在賓客來訪時使用的賓器非常精美。

2. 博物館展示了古代賓器的精湛工藝。

組詞:賓客,招待,器皿,餐具等。

近義詞:客具,酒場用具。

反義詞:主人,東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