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tain] 獲得;謀取
獲得,取得。《解放日報》1982.10.4:“精神上的饑餓感是獲取知識的第一要着。”《文藝報》1983年第1期:“努力到新的生活當中,人民群衆當中去獲取新的啟示、沖擊、感受與創作素材,努力去獲取新的體驗,新的評價,否則就會使自己的創作枯竭。”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獲取漢語 快速查詢。
“獲取”是一個動詞,表示通過主動行為或某種方式得到、取得所需的事物或信息。其核心含義是“主動獲得”,通常強調過程或手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通過努力、方法或工具從特定來源得到某物,如:
技術領域
強調系統性收集,如:
日常生活
如獲取門票、獲取優惠券,常涉及特定渠道(APP/線下活動)
法律語境
存在合法與非法的區分:
在信息時代需特别注意: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涉及技術手段(編程中的fetch
)、商業行為(獲取客戶)或學習過程(獲取技能),使用時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其含義層次。
獲取是指獲得、取得的意思。當我們需要得到某種信息、物品、知識或其他資源時,就可以使用獲取這個詞來表達。
獲取這個字由“耒”和“手”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其中“耒”部首占5畫,“手”部首占3畫。
獲取在古代漢語中的原始形态為“乞食”,表示向别人讨取食物。隨着時代的演變,字形逐漸變化到現在的獲取。在繁體中,獲取的寫法為「獲取」。
在古代漢字中,獲取被寫作「乞食」或「求飯」。這種寫法強調了古人通過讨求謀生的艱辛,将饑餓和生存的問題與獲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1. 請問這本書在哪裡獲取?
2. 他通過刻苦學習獲取了豐富的知識。
3. 這個網站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供用戶獲取。
獲取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獲取者:指獲得某種資源的人。
2. 獲取性:指追求、獲得的性質。
3. 獲取渠道:指獲得信息、資源的途徑或方式。
獲取的近義詞包括:取得、獲得、得到。
獲取的反義詞為: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