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并刀的意思、并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并刀的解釋

亦稱“ 并州刀 ”。即并州剪。 宋 陸遊 《秋思》詩:“詩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來。” 清 陳維崧 《念奴嬌·與任青際飲》詞:“瀝盡并刀悲壯血,看有何人憐惜。” 朱錫梁 《白門懷古》詩:“銷鑄并州刀,剪盡尾形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并刀”是漢語中的一個古典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并刀(拼音:bīng dāo)指古代山西并州(今太原)出産的刀具,尤以剪刀著稱,因鋒利聞名,故又稱“并州刀”或“并州剪”。在詩詞中常以“并刀”比喻能快速斬斷愁思或事物的利器。


二、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1. 斬斷愁緒的意象
    宋代詩人陸遊在《對酒》中寫道:“閑愁剪不斷,剩欲借并刀”,以并刀的鋒利反襯愁思的綿長。姜夔《長亭怨慢》則感歎“算空有并刀,難翦離愁千縷”,進一步強化了其象征意義。

  2. 比喻文思敏捷
    陸遊《秋思》中“詩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來”,将并刀與創作靈感結合,形容詩文如快刀般流暢犀利。


三、曆史背景

并州自古以冶鐵技術聞名,所産刀具因質地精良廣受贊譽。唐代并州剪刀已是貢品,杜甫曾贊“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可見其文化影響力。


四、現代用法

如今“并刀”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日常較少使用。需注意其讀音為bīng dāo(非“bìng”),且多保留在古籍或詩詞引用中。

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漢典或古典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并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兩把刀相交的情景或動作。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刂”和“并”,其中“刂”為刀的部首,“并”為并列的意思。根據部首和筆畫的順序,可以寫作:⺈、㇐、㇕。 《并刀》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在一些古代文獻和書籍中找到相關的記載。在古代的戰鬥中,兩把相交的刀劍會形成一幕激烈的交戰場面,因此産生了“并刀”這個詞。 《并刀》的繁體字寫法為「並刀」。 古時候,《并刀》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寫作「并刀」或「倂刀」。 以下是一些關于《并刀》的例句: 1. 兩位武林高手交手時,使出了一記精彩的并刀。 2. 演員們在舞台上表演着高難度的并刀動作,令觀衆們贊歎不已。 與《并刀》相關的組詞可以有:并列、并肩、并駕等。 與《并刀》近義的詞彙有:交刀、對刀、并劍等。 與《并刀》反義的詞彙沒有特别明确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