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同的意思、渾同的詳細解釋
渾同的解釋
(1).混同、等同。 明 張煌言 《遊龍教寺》詩:“素冠獨許黃冠伍,芳草渾同衰草愁。”
(2).猶總共。《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多少哩!渾同一小沙罈子錢;沒多些銀子,有了百十兩罷了。”
詞語分解
- 渾的解釋 渾 (渾) ú 水不清,污濁:渾水摸魚。渾濁。 罵人糊塗,不明事理:渾人。渾話。渾蛋。渾渾噩噩。 全,滿:渾身。渾然。 天然的,淳樸的:渾古。渾樸。渾厚。 簡直:“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姓。 清
- 同的解釋 同 ó 一樣,沒有差異;相同。同一(a.一緻,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同侪(同輩)。同庚(同歲)。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敵忾。同工異曲。同
專業解析
“渾同”的漢語詞典釋義
“渾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不加區别地将不同的事物視為完全一樣或混合為一體,強調模糊或取消事物之間的界限與差異。
-
基本釋義與核心概念:
- 混同同:指将本質上不同或本應有區别的事物完全等同看待,忽略其特殊性或差異性。例如:“不可将這兩類問題渾同為一談。”
- 混合、融為一體:指不同的事物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辨或區分彼此。例如:“遠山與天色渾同,難以分辨。”
- 整體、未分化:形容一種未加區分、渾然一體的狀态。例如:“天地初開,萬物渾同。”
-
字源與構成解析:
- 渾:本義指水勢盛大、渾濁不清,引申為混雜、天然未分、整個、全、簡直等義。在“渾同”中,主要取其“混雜、未分、整個”之意。
- 同:本義指聚集、會合,引申為相同、一樣、共同等義。在“渾同”中,取其“相同、一樣”之意。
- 兩字結合,“渾同”即強調因混雜、未加區分而導緻的結果是“相同”或“一體”。
-
用法與辨析:
- 動詞性用法:表示“把…混同/等同起來”的動作或行為。常帶賓語。例如:“不能渾同善惡。”
- 形容詞性用法:描述一種界限模糊、難以區分或渾然一體的狀态。例如:“暮色中,景物渾同一片。”
- 與近義詞辨析:
- 混同:與“渾同”意義非常接近,常可互換,都強調混淆、不加區分。“渾同”可能更書面化或略帶古雅色彩。
- 混淆:側重于因混雜而使人分辨不清,常導緻錯誤認識,語義比“渾同”更側重負面結果(如混淆是非)。
- 等同:強調認為兩者完全一樣,價值、地位等無差别,不一定涉及“混雜”的過程。
- 統一:強調使分散的變為整體,使分歧歸于一緻,是積極的目标性行為,與“渾同”的模糊界限感不同。
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2450-8) - 該權威詞典收錄了“渾同”詞條,提供了其基本釋義。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90). 漢語大詞典 (第一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ISBN 7-5432-0011-1) - 該大型語文辭書對“渾”和“同”的字源及“渾同”的釋義有更詳細的闡述。
- (漢)許慎 撰; (宋)徐铉 校定. (1963).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 提供了“渾”與“同”字的本義溯源。
- 王力 主編. (2000).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ISBN 7-101-01219-1) - 對“渾”字在古漢語中的豐富義項(包括“混同”義)有清晰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渾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
混同、等同
指将不同事物混合或視為同一。例如明代張煌言在《遊龍教寺》詩中寫道:“素冠獨許黃冠伍,芳草渾同衰草愁。”這裡通過“芳草”與“衰草”的對比,表達兩者被等同看待的意境。
-
總共、合計
表示數量的總和,常見于古代白話小說。如《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提到:“渾同一小沙罈子錢;沒多些銀子,有了百十兩罷了。”此處“渾同”即指錢財的總量。
補充說明
-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
- 權威詞典(如查字典) 亦收錄這兩種釋義,但需注意語境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懊悴凹度把門爆發力秉鈞軸瀕死比期出閤處堂燕雀毳毼錯見丹術電氣化鐵路調揭地攤笃性訪實戆昧共儉挂鎖黑林侵化化箋虎籙夔曠黎庶塗炭隴頭水邏人馬蹄草杩頭黴氣明婚正配鳴杼摹寫恁的甯所倪子鵬霄千島湖乾羅遣暑青雲價嶔崎窮辰戚切诠詞圈閲弱視邵平田傻人失恩書香門第屬綴思蒓鲈司計宿定袒割覃思望天盆王言五袴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