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割的意思、袒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割的解釋

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養老之禮。語出《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文選·張衡<東京賦>》:“執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國叟。” 薛綜 注:“言天子親執鑾刀,袒右膊而割牲,以示敬也。”《周書·于謹傳》:“是以古先明後,感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四年》:“有司進饌,帝跪設醬豆,親為之袒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袒割”是一個古代禮儀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天子在太學中袒露右臂、親自切割祭祀牲肉的行為,是敬老、養老的重要禮儀。該儀式源自《禮記·樂記》記載:“食三老、五更于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

二、儀式細節

  1. 參與者:天子親自操刀,對象為“三老五更”(古代尊奉的年長德高者)。
  2. 動作象征:袒露右臂代表謙卑,切割牲肉體現對長者的敬重。
  3. 文獻佐證:
    • 《後漢書·明帝紀》記載“朕親袒割,執爵而酳”;
    • 《周書·于謹傳》提到“躬自袒割”以示尊老傳統。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毫無保護地受傷”的比喻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需謹慎使用。主流含義仍以古代禮儀為主。

四、字義拆分

建議需要更詳細典籍考證時,可參考《禮記》原文或《資治通鑒》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袒割》的意思

《袒割》是一個成語,意指放棄或背叛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伴等。通常用來形容某些人在個人利益面前不顧他人的利益或背離原有的義務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袒割》是由“衣”和“刂”兩個部首組成的。

其中,“衣”部表示與服裝相關的意義,作為一個會意字,它還指示着穿着衣物的動作;

而“刂”部則為“刀”的簡化形式,表示刀的意義。

《袒割》共有10畫。

來源

《袒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二年》中。該句為:“匡人将袒割禽。”原指将禽類的胸膛切開,去掉内髒。

後來,這個成語逐漸引申為比喻人在關鍵時刻背叛他人。

繁體

《袒割》的繁體字為「袒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對于《袒割》這個成語,古代有時也會寫作「袒刋」。

例句

1. 他為了私利袒割了自己的朋友,失去了所有的信任。

2. 那些官員為了權力和金錢,不惜袒割自己的同伴。

組詞

袒心、割席斷交、袒露、割席離衆

近義詞

背信棄義、背叛、投敵

反義詞

忠誠、忠心耿耿、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