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同的意思、浑同的详细解释
浑同的解释
(1).混同、等同。 明 张煌言 《游龙教寺》诗:“素冠独许黄冠伍,芳草浑同衰草愁。”
(2).犹总共。《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多少哩!浑同一小沙罈子钱;没多些银子,有了百十两罢了。”
词语分解
- 浑的解释 浑 (渾) ú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全,满:浑身。浑然。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姓。 清
- 同的解释 同 ó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
专业解析
“浑同”的汉语词典释义
“浑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不加区别地将不同的事物视为完全一样或混合为一体,强调模糊或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与差异。
-
基本释义与核心概念:
- 混同同:指将本质上不同或本应有区别的事物完全等同看待,忽略其特殊性或差异性。例如:“不可将这两类问题浑同为一谈。”
- 混合、融为一体:指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或区分彼此。例如:“远山与天色浑同,难以分辨。”
- 整体、未分化:形容一种未加区分、浑然一体的状态。例如:“天地初开,万物浑同。”
-
字源与构成解析:
- 浑:本义指水势盛大、浑浊不清,引申为混杂、天然未分、整个、全、简直等义。在“浑同”中,主要取其“混杂、未分、整个”之意。
- 同:本义指聚集、会合,引申为相同、一样、共同等义。在“浑同”中,取其“相同、一样”之意。
- 两字结合,“浑同”即强调因混杂、未加区分而导致的结果是“相同”或“一体”。
-
用法与辨析:
- 动词性用法:表示“把…混同/等同起来”的动作或行为。常带宾语。例如:“不能浑同善恶。”
- 形容词性用法:描述一种界限模糊、难以区分或浑然一体的状态。例如:“暮色中,景物浑同一片。”
- 与近义词辨析:
- 混同:与“浑同”意义非常接近,常可互换,都强调混淆、不加区分。“浑同”可能更书面化或略带古雅色彩。
- 混淆:侧重于因混杂而使人分辨不清,常导致错误认识,语义比“浑同”更侧重负面结果(如混淆是非)。
- 等同:强调认为两者完全一样,价值、地位等无差别,不一定涉及“混杂”的过程。
- 统一:强调使分散的变为整体,使分歧归于一致,是积极的目标性行为,与“浑同”的模糊界限感不同。
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12450-8) - 该权威词典收录了“浑同”词条,提供了其基本释义。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90). 汉语大词典 (第一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ISBN 7-5432-0011-1) - 该大型语文辞书对“浑”和“同”的字源及“浑同”的释义有更详细的阐述。
- (汉)许慎 撰; (宋)徐铉 校定. (1963).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 提供了“浑”与“同”字的本义溯源。
- 王力 主编. (2000). 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 (ISBN 7-101-01219-1) - 对“浑”字在古汉语中的丰富义项(包括“混同”义)有清晰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
“浑同”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
混同、等同
指将不同事物混合或视为同一。例如明代张煌言在《游龙教寺》诗中写道:“素冠独许黄冠伍,芳草浑同衰草愁。”这里通过“芳草”与“衰草”的对比,表达两者被等同看待的意境。
-
总共、合计
表示数量的总和,常见于古代白话小说。如《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提到:“浑同一小沙罈子钱;没多些银子,有了百十两罢了。”此处“浑同”即指钱财的总量。
补充说明
-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
- 权威词典(如查字典) 亦收录这两种释义,但需注意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白牓本邦彬比势抗比期餐事产业结构充贡达孝调烛东绢费失丰虚风汛赋禀弓口过醆汗漉漉輷鞫花色兼利阶次急来报佛脚赍送九规救难船酒政均种考释老拳勒派肋脦廉隘怜恕列宅駡讥磨古墓俑批办皮硝遣闷箧簏劝服拳头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马柔心弱骨砂汞生意人神清气爽事绪事制耍俏戍边梳巡贪润绦索徒裼豌豆苗畏惊诬呵五脏六腑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