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感皇祖之徽德,爰識沖而量淵。” 南朝 梁 劉孝标 《與舉法師書》:“聞諸行李,高談徽德,逖聽風聲,心飛魂竦。”
“徽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徽德”由“徽”和“德”二字組成,指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德行美好,核心意義為“美德”。其中: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已有使用:
現代語境中,“徽德”多用于書面表達,強調内外兼修的美德,常見于對人物品行的評價或文學創作中。需注意與“安徽德力”等企業名稱區分,後者為專有名詞,與詞義無關。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徽德是一個漢字詞彙,意味着徽號和德行。
徽德的部首是彳,表示“往前走”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徽德是由“徽”和“德”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徽”意為标志、标號,也可表示仁德和美好的品質;而“德”則代表着道德、道義和美德。
徽德的繁體字為“徽德”,沒有特殊變化。
在古代寫法中,徽德的“徽”字還有不同的寫法,例如“恢”、“徽垂”等,但都表達着徽號和特殊标記的意思。
1. 她以其徽德赢得了衆人的尊敬。
2. 這位老師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因為他既有徽號又有德行。
徽德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徽才:指聰明而有特殊才能
-徽信:指具有特殊徽號和信用的人
-德行:指道德品行或行為舉止
徽德的近義詞包括“标志”、“美德”、“仁義”等。
徽德的反義詞可以是“敗德”、“惡行”、“不義”等,表示相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