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處的意思、來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處的解釋

謂來而安處。《詩·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屍來燕來處。” 毛 傳:“處,止也。” 鄭玄 箋:“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

(1).所來的地方。 唐 鄭谷 《石門山泉》詩:“雲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 元 馬緻遠 《任風子》第二折:“你來處來,去處去,休迷了正道。”

(2).指來曆,出處。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 宋 黃庭堅 《答洪駒文書》之二:“ 老杜 作詩, 退之 作文,無一字無來處。”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未渠央》:“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來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來源、出處
    指事物或信息的起源或依據。例如在文獻整理中,标注資料的“來處”便于溯源。現代用法常與“出處”近義,如“注明引用來處”。

  2. 來而安處
    源自古代漢語,表示“到來并安定停留”。《詩經·大雅·凫鹥》中“公屍來燕來處”即為此意,強調“到來後的安頓狀态”。

  3. 所來的地方
    指具體的空間或時間起點,如唐代鄭谷《石門山泉》詩中的“雲邊野客窮來處”,描述泉水的發源地。


二、文學與文化引申


三、用法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用例,可參考《詩經》及唐宋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來處的意思

《來處》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事物來的地方或來的來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處》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頭”(頭部),右邊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7。

來源

《來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它由象形字演變而來,最早的形态是描繪一個人從某個地方來的樣子。

繁體

《來處》的繁體字為「來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會有一些差異。《來處》的古時候寫法是「來處」。

例句

1. 請告訴我這本書的來處。

2. 我們需要了解這個産品的來處。

組詞

來曆、來世、來去、來日、來源、來者、來信、來回、來訪

近義詞

出處、始發地、起源

反義詞

去處、去向、去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