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堂春的意思、畫堂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堂春的解釋

詞牌名。 宋 秦觀 《淮海詞》有詞名《畫堂春》,詠畫堂春色,因以為名。雙調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變格有四十六字,四十八字,四十九字諸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畫堂春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牌名,始見于宋代文人作品。該詞牌得名于唐代詩人白居易《三月三日詩》中“畫堂三月初三日”之句,後經演變成為固定詞調。作為雙調四十七字的平韻體裁,其基本格律結構為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以七言句式為主,間雜四言對仗,形成錯落有緻的韻律美感。

北宋詞人秦觀創作的《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為經典代表,其中“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既展現春日意象,又暗含時光易逝的哲思,充分體現該詞牌情景交融的創作特點。清代《禦定詞譜》記載其變體達七種之多,可見曆代文人對這一詞牌的創新運用。

從文學發展史角度考察,該詞牌承載着宋代文人雅集唱文化記憶,既可用于描繪宴遊場景,亦適宜抒發個人情志,在《全宋詞》中存有二十餘位詞人的四十多首作品。現代學者指出,其平仄規則對後世《鹧鸪天》《臨江仙》等詞牌的發展具有承啟作用。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詞牌考釋. 商務印書館, 2012.
  2. 王奕清. 欽定詞譜.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版, 1715.
  3. 秦觀.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 古詩文網, 2023. 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9a1c6c7d3e7a.aspx
  4. 唐圭璋. 全宋詞. 中華書局, 1965.
  5. 夏承焘. 唐宋詞鑒賞方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網絡擴展解釋

“畫堂春”一詞可從詞牌名和具體作品兩個層面解釋,結合秦觀的經典詞作,其含義如下:

一、作為詞牌名

  1. 起源與結構
    “畫堂春”是宋詞常見詞牌,最早見于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雙調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後經演變出現四十六字、四十八字等變體。

  2. 名稱由來
    因秦觀詞中詠“畫堂春色”而得名,後成為固定詞牌,别名“畫堂春令”“萬峰攢翠”等。


二、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解析

  1. 創作背景
    此詞為秦觀落第後所作,借春歸之景抒發惜春傷懷之情。

  2. 核心意象與情感

    • 上片寫景:以“落紅鋪徑”“杏園憔悴”等意象描繪暮春凋零之景,暗含仕途失意之悲。
    • 下片抒情:通過“獨上畫樓”“放花無語”等動作,刻畫孤獨怅惘的心境,結尾“此恨誰知”點明無人理解的哀愁。
  3. 藝術特色
    全詞語言含蓄,情景交融,以細膩筆觸将自然春色與人生際遇結合,形成“韻流弦外”的餘味。


三、其他含義

“畫堂春”在明代文學中偶作成語使用,指代宮廷美女(如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典故),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仍為詞牌名及秦觀作品。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牌格律或秦觀詞賞析,可查閱《淮海詞》或相關宋詞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麗舍宮八姨備責逼清觸礙初元翠消紅減大家風範大連市大隧攧手攧腳定鼎門第一炮鬥班貳慮犯顔飛岑匪皇風疾扶整隔代肱膂關系懷黃佩紫火聚驕妾教閱借筯驚弦雁今譯給事中開蒙劣性曆聚靈香隆隆砻磨亂撺面紗幎曆民航靡衣玉食木蓮挐繁膩香僻緩辟雞人身保險人心歸向市脯思願肅括堂矞剃發威榮聞雞人沃沃跣走俠思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