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鐘的意思、黃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鐘的解釋

亦作“黃鐘”。1.古之打擊樂器,多為廟堂所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禅頌》:“撞黃鐘,歌大呂,開閶闔,與天語。” 明 宋濂 《鳳陽府新鑄大锺頌》:“ 濂 聞先王之世,金部有七,黃鐘乃樂之所自出,而景鐘又為黃鐘之本。所謂景鐘,大鐘也。” 清 龔自珍 《臣裡》:“麟、鳳、狗不并續,不知動類大也;芝朮、灌木不并續,不知植類衆也;珠玉、黃鐘、虎子、威窬不并壽,不知古器之賾。”參見“ 黃鐘毀棄 ”。

(2).樂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巳,其帝 黃帝 ,其神 後土 ,其蟲倮,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 孔穎達 疏:“黃鐘宮最長,為聲調之始,十二宮之主。”《呂氏春秋·適音》:“黃鐘之宮,音之本也,清濁之衷也。” 陳奇猷 校釋:“黃鐘即今所謂标準音,故是音之本。但黃鐘是所有樂律之标準……黃鐘既是标準音,則自黃鐘始,愈上音愈高,愈下音愈低,故黃鐘是清濁之衷。” 漢 馬融 《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鐘為主。” 清 袁于令 《西樓記·私契》:“羽越清脆,黃鐘最濁,正宮雄壯,商角冷落,這其間就裡多微妙。”

(3).比喻君王。 唐 韓愈 《芍藥賦》:“丈人庭中開好花,更無凡木争春華。翠莖紅蕊天力與,此恩不屬黃鐘家。” 錢仲聯 集釋引 方世舉 注:“《月令》:‘仲冬之月,律中黃鐘。’按:黃鐘,宮音,君也。句言不屬,當謂 王司馬 本為朝士,以不得於君,出為司馬。”參見“ 十二律 ”。

(4).以黃鐘調為基音之樂曲。《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宋 蘇轼 《延和殿奏新樂賦》:“聊即便安之所,奏黃鐘而歌大成,行詠文明之章,薦英祖而享神考。”

(5).敬稱他人之詩文。 宋 陸遊 《與高安劉丞遊大愚觀壁間兩蘇先生詩》詩:“尚想來遊時,黃鐘賡大呂。” 劉半農 《<瓦釜集>代自叙》:“集名叫做‘瓦釜’,是因為我覺得 中國 的‘黃鐘’,實在太多了。”

(6).古代為了預測節氣,将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内的灰就會自行飛出。黃鐘律和冬至相應,時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訓》:“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高誘 注:“黃鐘,十一月也。鐘者,聚也,陽氣聚於黃泉之下也。” 漢 蔡邕 《獨斷》:“ 周 以十一月為正,八寸為尺,律中黃鐘,言陽氣踵黃泉而出,故以為正也。” 唐 呂岩 《憶江南》詞:“黃鐘應律始歸家,十月定君誇。” 清 吳偉業 《讀端清鄭世子傳》詩:“候氣推黃鐘,攷風定六律。”

(7).指與冬至日相應的律管。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算家又言黃鐘為萬事之根本,此大可笑。黃鐘一律筒而已,何能根本萬事?”

(8). 唐 教坊曲名。 唐 岑參 《秦筝歌送外甥蕭正歸京》:“紅亭水木不知暑,忽彈《黃鐘》《白紵》。” 陳鐵民 等校注:“《黃鐘》,曲名,即《黃鐘樂》,參見 唐 崔令欽 《教坊記》。”


見“ 黃鐘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鐘是中國古代樂律學與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十二律之首的基準音律

黃鐘為十二律呂的第一律,是古代音律體系的基準音。古人以竹管定音,黃鐘律管長九寸(周制),對應十一月節氣,其音高為宮音(do),象征音律之始。《周禮·春官》載:“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黃鐘即六陽律之首。《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黃鐘,古樂十二律的第一律,聲調最洪大響亮”。

二、文化象征:正統與秩序的代名詞

因黃鐘位居律首,古人将其賦予禮樂正統的象征意義:

  1. 度量衡标準:《漢書·律曆志》以黃鐘律管為基準制定度量衡:“度者,分、寸、尺、丈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
  2. 陽氣始發:按《禮記·月令》,黃鐘對應仲冬之月,寓意陽氣萌動于地中,故被視為萬物複蘇之始。
  3. 道德隱喻:屈原《蔔居》以“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喻指賢德遭貶、小人得勢,凸顯其崇高地位的象征性。

三、成語延伸:“黃鐘大呂”的莊嚴意象

“黃鐘大呂”并稱十二律中首律(陽)與末律(陰),代指莊嚴恢弘的樂音或文辭。明代文學家謝榛《四溟詩話》評:“黃鐘大呂之音,非柔曼之響可諧”,強調其雄渾正大的美學特質。


權威參考資料: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3. 《漢書·律曆志》(中華書局校勘本)
  4. 《禮記·月令》(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釋本)
  5. 《四溟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輯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黃鐘”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綜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1.古代打擊樂器

黃鐘最初指一種廟堂禮器,用于祭祀或宮廷儀式,象征莊嚴與正統。其材質多為青銅,形制較大,常與編鐘等樂器配合使用。


2.樂律中的十二律之首

在音樂理論中,黃鐘是十二律的第一律,也是基準音高:


3.比喻君王或權力

古籍中常以黃鐘代指君王,如韓愈詩句“此恩不屬黃鐘家”,暗喻帝王權威。


4.成語“黃鐘大呂”

形容音樂或文辭莊嚴、正大、和諧,出自《周禮·春官》:“乃奏黃鐘,歌大呂。”該成語融合了黃鐘(陽律之首)與大呂(陰律之首),象征至高藝術境界。


5.其他擴展含義


黃鐘既是實物樂器,也是抽象的音律标準與文化符號,承載着禮樂制度、權力象征及哲學思想。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月令》《呂氏春秋》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背書鏟革長楊宮潮鳴電摯酲魂樗蠶醇樂春釀誕逸道話得志颠張雕耗釣罩東正教敦趣範甑焚爇分晰孚尹明達高檔睾然管樂轟然钜海睽睽量己審分連句留時淪痡沒門兒偏心輪匍伏慶吊不行秋陸卻惑曲曲彎彎曲縣删定曹舍菜聲聲氣氣社壇私自酸款酸式鹽損有餘補不足饕惡天花闆淟濁條進铤走吳觀無機無口匏賢弟相差無幾相結合鹹和嘯狖挾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