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erve;spare;standby] 準備着供使用
備用款項
備用卧室
備用座機
備用系統
(1).器用;工具。《荀子·儒效》:“設規矩,陳繩墨,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三》:“便備用,猶言備器用耳。”《管子·問》:“問男女有巧技,能利備用者幾何人?”
(2).準備着供隨時使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三鼎甲皆簪金花,外有備用一枝,為總理監事所攜歸。”《人民日報》1982.3.29:“制定技術政策時,要有多種方案進行比較。确定某種方案後,也還要有多種備用方案。”
備用的漢語詞典釋義
“備用”是現代漢語中常見的動詞性短語,由“備”(準備)與“用”(使用)構成聯合結構,指“預先準備以供必要時使用”。根據權威詞典與語言學資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核心詞義解析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備用指“事先準備好,留作以後使用”,強調物品或方案的預備狀态,如“備用鑰匙”“備用電源”。此釋義突顯其“未雨綢缪”的語用特點。
詞性及語法功能
《漢語大詞典(學術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指出,“備用”可作動詞(如“這份文件需備用”)或定語(如“備用方案”),在句中常與具體事物或抽象計劃搭配,體現功能性特征。
語用場景與示例
在語言實際運用中,備用多用于技術、管理、日常生活領域。例如《現代漢語用法規範》(語文出版社,2020)收錄例句:“緊急出口處配備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說明其關聯“應急”與“保障”的語境。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包括“預備”“儲備”,但“備用”更強調“針對性準備”;反義詞為“現用”“急用”,形成語義對立。此對比分析見《漢語近義詞辨析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曆史文化溯源
據《古漢語詞彙學》(中華書局,2018)考證,“備”在先秦文獻中已有“周全準備”之義,如《左傳》“備豫不虞”,而“備用”作為固定搭配成型于明清白話文本,反映漢語雙音化發展趨勢。
“備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èi yòng,其核心含義是“準備着供隨時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備用”強調未雨綢缪的實用性,廣泛用于生活、科技、管理等領域。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八門五花悖耄鄙野不經世故不識時務策學初級中學啜吒黜衣縮食瘅瘧大腰調擺遞步哨趸船二一添作五鳳度三橋改良主義乖差歡豫撝退箋紙儌遮假天假地竟敢錦句爵鷇開軒潰引朗玉厘鹽隴上卵硯論擇漯漯鹿為馬毛悚門世邈踰弭變明尹抿泣密斯披翫淺情黔突暖席傾巢而出人工流産宂濁散音上聯史匠失圖手戳索合縮減陶情適性無箇事五領小頑意席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