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今 陝北 、 甘肅 及其以西一帶地方。 晉 傅玄 《惟庸蜀》詩:“ 姜維 屢寇邊, 隴上 為荒蕪。”《晉書·劉曜載記》:“右軍 劉幹 攻 平襄 ,克之, 隴上 諸縣悉降。” 宋 蔡挺 《喜遷莺》詞:“ 漢 馬嘶風,邊鴻叫月, 隴上 鐵衣寒早。”
“隴上”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隴上”原指中國西北的隴山(今六盤山)周邊地區,後泛指陝北、甘肅及其以西地帶,涵蓋陝西、甘肅、青海等部分區域。該地區地勢較高,多山丘高原,氣候寒冷,自然環境較為艱苦。
因自然環境嚴酷,“隴上”常被賦予堅韌、勤勞的精神象征。例如:
常見于文學、曆史描述,或比喻性表達中,如“隴上精神”代指頑強奮鬥的态度。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或曆史變遷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隴上》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第一個字是“隴”,第二個字是“上”。
隴: 隴字的左邊是部首“阝”,右邊是“龍”字。共有11個筆畫。
上: 上字的上面是部首“一”,下面是“蔔”字。共有3個筆畫。
《隴上》一詞來源于中國地名“隴上”,即指中國西北地區黃土高原上的隴山地區。
《隴上》的繁體字為「隴上」。
在古代,将“隴上”這個詞寫作“隴上”。
1. 他是隴上出生的,對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2.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隴上旅遊,探索自然美景。
隴山、隴縣、隴西、隴南等。
相似的詞語有隴地、隴東等。
反義詞為非隴上,如其他地區的地名或非隴山地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