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first line of a couplet on a scroll] 對聯的前一句
(1).指楹聯的前半聯。《孽海花》第五回:“掛在正中屏門上一副八尺來長白綾長聯…… 唐卿 看完,搖着頭説:‘上聯還好,下聯太誇大了,不妥,很不妥!’” 夏丐尊 葉聖陶 《文心》十六:“上聯‘不好詣人貪客過’,下聯‘慣遲作答愛書來’。把每條七個字結合起來看,上下互相呼應,不偏不倚,距離也正好。”
(2).指舊體詩中相對地居先的一聯。如首聯為颌聯的上聯,而颌聯又為頸聯的上聯。《詩林廣記》卷九引 宋 《蔡寬夫詩話》:“ 和靖 《梅詩》‘疏影’、‘暗香’一聯,誠為警絶,然其下‘霜禽’、‘粉蝶’一聯,則與上聯氣格全不相類,若出兩人。” 清 張岱 《西湖夢尋·韬光寺》:“ 之問 在長廊索句,吟曰:‘ 鷲嶺 鬱岧嶤,龍宮鎖寂寥。’後句未屬,思索良苦。有老僧點長明燈問曰:‘少年夜不寐而吟諷甚苦,何耶?’ 之問 曰:‘適欲題此寺,得上聯而下句不屬。’”
上聯是對聯中的前半部分,具體含義和特點如下:
基本定義
上聯指楹聯或對聯的前半部分,通常懸挂或張貼在右側(按傳統書寫習慣從右至左排列)。它是整副對聯的起始句,需要與下聯在内容、結構上形成對仗。
結構特點
區分方法
示例:
上聯“爆竹聲中一歲除”(仄聲結尾),下聯“春風送暖入屠蘇”(平聲結尾)。
如需進一步了解對聯創作規則,中提到的聲調對仗要點。
上聯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一種文學形式,通常由兩句對仗的詩句組成,以表達某種思想、意境或情感。
根據《康熙字典》,上聯的部首為“一”字旁,總共有4畫。
上聯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對聯文化,而對聯又有着悠久的曆史。上聯通常與下聯相呼應,能夠烘托氣氛,傳達情感,因此在文人雅士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上聯(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上聯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上聯的意思和結構。
上聯:春風送暖百花開
下聯:夏日炎炎紅日高
上半身、上坡、上風、上樓、上層、上升、上述
上方、上面、上頭、上遊
下聯、下方、下頭、下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