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遑遑的意思、遑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遑遑的解釋

[disturbed;alarmed] 驚慌不安的樣子。也作“皇皇”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詳細解釋

驚恐匆忙,心神不定。《列子·楊朱》:“遑遑爾競一時之虛譽,規死後之餘榮;偊偊爾慎耳目之觀聽,惜身意之是非。”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明 陶葉 《聞孔樵岚營北海書院柬之》詩:“先賢但有迹,未可使淪亡。況君為其後,安得不遑遑。” 孫犁 《澹定集·答吳泰昌問》:“在當時,一本《前傳》,已經迫使我幾乎喪生,全家遑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遑遑”是一個形容詞,多用于書面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 驚慌不安
    強調因焦慮、恐懼而心神不定。例如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何如此心神不甯,想要去往何處?)
    此處的“遑遑”表達了對人生方向的迷茫與不安。

  2. 匆忙不定
    指因忙碌或壓力而奔波勞碌的狀态。如成語“栖栖遑遑”描述人忙碌不安、四處奔波,例如:“她整日栖栖遑遑,忙于工作與家庭。”

  3. 通“惶”,含恐懼義
    古漢語中“遑”與“惶”相通,如《三國志》記載“侍坐者莫不遑遽”,這裡的“遑”暗含恐懼慌張之意。

常見用法

來源與權威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詞語(如“遑論”“不遑多讓”),可參考《漢語辭海》或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遑遑的意思

《遑遑》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空虛、虛無、空蕩蕩、無所羁系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遑遑》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辶」和「重」。

「辶」是行走的意思,作為部首時表示與行走或運動有關的意義。

「重」表示重複、莊重的意思。

《遑遑》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遑遑》最早被記錄于《詩經·皇風·小雅》中的《将仲子》一篇,用以形容人的狀态和心境的空虛和無所依賴的狀況。

繁體

在繁體字中,「遑遑」字保持相同的拆分和意思。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遑遑」字除了保持相同的拆分和意思外,一些字形可能有細微的差别。

例句

1. 心情遑遑,無法集中注意力。

2. 一片荒涼的土地,遙看十分遑遑。

3. 他伫立在窗前,眼神遑遑地望着遠方。

組詞

遑急、悠遑、遑論、墳茔遑辭、遑瞻詫異

近義詞

空虛、空蕩、虛無、寥寥

反義詞

紮實、充實、實在、踏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