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肆言的意思、肆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肆言的解釋

無所顧忌地說話;縱言。《南史·焦度傳》:“ 度 於城樓上肆言駡辱 攸之 ,至自發露形體穢辱之。” 宋 蘇轼 《郭忠恕畫贊》:“益縱酒,肆言時政,頗有謗讟。” 明 宋濂 《送方生還甯海》詩序:“凡理學淵源之統,人文絶續之寄,盛衰幾微之載,名物度數之變,無不肆言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鳥語》:“而道士樸野,多肆言,無所顧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肆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毫無顧忌、放縱地說話。它通常帶有貶義色彩,指說話不加約束,不顧及場合、對象或後果。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肆:本義有“放縱、任意”之意(如“放肆”、“肆意”)。
    • 言:即說話、言語。
    • 肆言:合起來指放縱地說話,毫無顧忌地發表言論。強調言語的任意性、不受拘束性,常指說話過分、出格或不負責任。
  2. 語義側重與色彩:

    • 貶義為主:在大多數語境下,“肆言”指說話不謹慎、不負責,甚至帶有攻擊性、诽謗性或狂妄自大的意味。例如:“他在會議上肆言無忌,得罪了很多人。”
    • 中性用法(較少見):在極少數古代或特定語境中,可能僅指暢所欲言、直抒胸臆,不含明顯貶義,但現代漢語中這種用法已非常罕見。
  3. 古今用法:

    • 古代典籍:在古代文獻中,“肆言”常出現,多指不顧禮法、不顧忌身份地位的直言或狂言。例如《後漢書·郭符許列傳》有“(申屠蟠)乃絕迹於梁砀之間,因樹為屋,自同傭人。居二年,滂等果罹黨锢之禍,唯蟠超然免於評論。後蟠友人陳郡馮岱有名稱,與京師親舊書曰:‘……申屠蟠禀氣玄妙,性敏心通,…觸情放言,謂之曠蕩;肆心恣意,謂之自然。’” 這裡的“肆心恣意”與“肆言”意近。
    • 現代用法:現代漢語中,“肆言”更強調其負面含義,指不負責任地亂說、胡說、大放厥詞。常與“無忌”、“妄為”等詞連用(如“肆言無忌”),或用于批評不當言論。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信口開河、口無遮攔、胡言亂語、大放厥詞、狂言妄語。
    • 反義詞:謹言慎行、沉默寡言、三緘其口、讷言敏行。
  5. 例句參考:

    • 他酒後常常肆言,得罪了不少朋友。
    • 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要負責任,不能肆言妄語。
    • (古例參考)其人性格狂放,好肆言高論,不避權貴。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肆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肆言”指無所顧忌地說話,通常帶有貶義色彩,表示不顧事實或道理地放縱言辭。例如肆意胡言亂語、批評時政或辱罵他人等場景。

二、字義解析

三、使用場景與引申義

  1. 負面批評:常用于指責不負責任的言論,如《南史》中焦度“肆言罵辱攸之”;
  2. 中性表達:在部分語境中僅表示直率表達,如宋濂《送方生還甯海》提及“肆言之”讨論學術問題;
  3. 曆史典故:蘇轼曾用此詞描述郭忠恕酒後直言時政的行為。

四、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含貶義。例如:“他酒後肆言,引發争議”隱含批評,而“學者肆言真理”則偏向中性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南史》《郭忠恕畫贊》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者如寶百隸柏亮父邊竟冰碎哺麋晨參暮省塵肺麤厲蕩覆頂門杠讀禮防主放諸四海而皆準忿氣服官耕事廣侈貴少還舟宦侶毀诽禍福有命火鎗寄地靖康靳世金蜩珂衞快心滿志郎曹樂死蓮境娩難暮碧攮喪拈指歐姆定律鋪面房千峰百嶂蜣轉潛軍欺上罔下鵲華曲盡人情甚好慎小事微攝制識略水皮嗣世私巡宿謀索索停酸土霸王委委蛇蛇無明業火賢妻良母閑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