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黃色的下衣。《易·坤》:“六五:黃裳,元吉。” 高亨 注:“元,大也。裳,裙也,褲也。 周 人認為黃裳是尊貴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征,故筮遇此爻大吉……黃裳黃裙内服之美,比喻人内德之美,故大吉。”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懷表履之幽貞,保黃裳之元吉。”《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天聖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聖,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再說到衣履,有黃裳、鞶帶、履、朱绂、赤绂、袂等字樣。”
(2).指嫡妻。語出《詩·邶風·綠衣》:“緑兮衣兮,緑衣黃裳。” 鄭玄 箋:“婦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黃,喻亂嫡妾之禮。”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殺黃裳。”
(3).指太子。 唐 盧照鄰 《中和樂·歌儲宮》詩:“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黃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各類文獻後的詳細解釋:
黃色的下衣
源自《易經·坤卦》爻辭“六五:黃裳,元吉”,指黃色的裙褲或下衣。古人認為黃色象征尊貴與吉祥,黃裳因此被賦予“内德之美”的寓意,代表大吉之兆。
指嫡妻(正室)
出自《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鄭玄注疏提到“衣黑而裳黃”隱喻嫡妾之禮的混亂,後以“黃裳”代稱嫡妻,強調其身份的正統性。
象征太子或儲君
部分典籍中,“黃裳”因與禮儀和尊貴地位相關,引申為太子的象征,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含義:形容貧窮、衣衫褴褛
源自戰國時期齊國黃裳的典故。黃裳因家境貧寒、衣不蔽體受人嘲笑,後發奮成才。成語“黃裳”即借其經曆比喻貧困潦倒的狀态,也暗含逆境中奮起的精神。
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黃裳”被塑造為創作《九陰真經》的武學奇才。這一形象屬于文學虛構,與詞語本義無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易經》《詩經》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黃裳是一個姓氏,也可以指代古代文化人、官員。
黃裳的拆分部首是⻔(門字旁),總共有11個筆畫。
黃裳這個姓氏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來自黃帝的後裔,祖籍在山西省。另一種說法是來自于周朝時的姬姓,後裔分為黃氏和裳氏。
黃裳的繁體字為黃裳。
在古代,黃裳的漢字寫作黃裳,拼音同為huáng shang。
1. 黃裳的家族在這個地區擁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傳統。
2. 黃裳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官員,受到了皇帝的賞識。
1. 黃裳後裔
2. 黃裳家族
3. 黃裳文化
1. 裳黃
2. 朱裳
3. 黃裳姓氏對應的其他近義姓氏
1. 玄裳
2. 若黃
3. 黃裳的姓氏對應的其他反義姓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