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黄色的下衣。《易·坤》:“六五:黄裳,元吉。” 高亨 注:“元,大也。裳,裙也,裤也。 周 人认为黄裳是尊贵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征,故筮遇此爻大吉……黄裳黄裙内服之美,比喻人内德之美,故大吉。”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怀表履之幽贞,保黄裳之元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再说到衣履,有黄裳、鞶带、履、朱绂、赤绂、袂等字样。”
(2).指嫡妻。语出《诗·邶风·绿衣》:“緑兮衣兮,緑衣黄裳。” 郑玄 笺:“妇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黄,喻乱嫡妾之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杀黄裳。”
(3).指太子。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储宫》诗:“黄裳元吉,邦家以寧。”
“黄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和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各类文献后的详细解释:
黄色的下衣
源自《易经·坤卦》爻辞“六五:黄裳,元吉”,指黄色的裙裤或下衣。古人认为黄色象征尊贵与吉祥,黄裳因此被赋予“内德之美”的寓意,代表大吉之兆。
指嫡妻(正室)
出自《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郑玄注疏提到“衣黑而裳黄”隐喻嫡妾之礼的混乱,后以“黄裳”代称嫡妻,强调其身份的正统性。
象征太子或储君
部分典籍中,“黄裳”因与礼仪和尊贵地位相关,引申为太子的象征,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含义:形容贫穷、衣衫褴褛
源自战国时期齐国黄裳的典故。黄裳因家境贫寒、衣不蔽体受人嘲笑,后发奋成才。成语“黄裳”即借其经历比喻贫困潦倒的状态,也暗含逆境中奋起的精神。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裳”被塑造为创作《九阴真经》的武学奇才。这一形象属于文学虚构,与词语本义无关。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易经》《诗经》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
黄裳是一个姓氏,也可以指代古代文化人、官员。
黄裳的拆分部首是⻔(门字旁),总共有11个笔画。
黄裳这个姓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自黄帝的后裔,祖籍在山西省。另一种说法是来自于周朝时的姬姓,后裔分为黄氏和裳氏。
黄裳的繁体字为黃裳。
在古代,黄裳的汉字写作黃裳,拼音同为huáng shang。
1. 黄裳的家族在这个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2. 黄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1. 黄裳后裔
2. 黄裳家族
3. 黄裳文化
1. 裳黄
2. 朱裳
3. 黄裳姓氏对应的其他近义姓氏
1. 玄裳
2. 若黄
3. 黄裳的姓氏对应的其他反义姓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