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視疾的意思、視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視疾的解釋

侍奉或探望病人。《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樂正子春 之視疾也:復加一飯,則脫然愈;復損一飯,則脫然愈;復加一衣,則脫然愈;復損一衣,則脫然愈。”《史記·酷吏列傳》:“ 謁居 病卧閭裡主人, 湯 自往視疾,為 謁居 摩足。” 唐 張固 《幽閑鼓吹·唐宣宗》:“駙馬 鄭尚書 顥 之弟 顗 嘗得危疾,上使訊之。使迴,上問:‘公主視疾否?’曰:‘無。’‘何在?’曰:‘在 慈恩寺 看戲場。’上大怒。” 清 魏源 《趙汝愚擁立甯宗論》:“ 孝宗 大漸,羣臣皆疏請侍疾,而 光宗 不視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視疾”是漢語中的書面用語,指探視患病之人,尤指對病者的關懷行為。該詞由“視”(察看)和“疾”(疾病)構成動賓結構,讀作shì jí,常見于古代文獻與禮儀記載,以下從三個方面解析其内涵:

  1. 基本釋義與行為特征

    指以探望、照料為目的的探病行為。《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省視疾苦”,強調親臨病榻的關切舉動,如《禮記·喪大記》記載君主探望臣子疾病時“親視疾,三問其狀”,體現古代社會對疾病關懷的禮儀規範。

  2. 古代禮儀與倫理内涵

    在儒家文化中,“視疾”被賦予道德意義。《論語·雍也》記載孔子探視患惡疾的弟子伯牛時“自牖執其手”,既表達對弟子的關愛,也遵守“有疾,見之不得其寝”的禮節。此類行為常作為孝道、仁德的實踐範例,見于《孝經》《禮記》等典籍。

  3. 文學與史學應用

    該詞多用于史書與文學創作,如《三國志》中“孫權數慰視疾”記錄君主體恤臣屬的史實,《紅樓夢》第五十二回“寶玉忙至李纨處視疾”呈現家族内部的關懷場景。現代語境中多保留其莊重、典雅的語體色彩,常見于曆史研究、古文解析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視疾”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視疾”指侍奉或探望病人,包含照顧病患或探視慰問的雙重含義。該詞由“視”(shì)與“疾”(jí)組成: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記載樂正子春通過調節飲食衣物來幫助病人康複,體現“視疾”的照料行為。
  2. 《史記·酷吏列傳》
    描述張湯親自為病中的趙禹按摩腳部,展示“視疾”的關懷之意。
  3. 唐代《幽閑鼓吹》
    唐宣宗因公主未探視患病親屬而發怒,側面反映“視疾”在古代倫理中的重要性。

三、例句參考

  1. 史書用例:
    • “東海恭王強病,上遣使者太醫乘驿視疾,駱驿不絕。”(《後漢書》相關記載)
  2. 現代造句:
    • “我家婦女,平時當制征衣,戰時當裹創視疾。”

四、延伸說明

“視疾”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借其了解傳統文化中的醫療倫理和人際關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公羊傳》《史記》等原始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花九裂别歲采蓄儳婦愁慮竄殛帝宅東門行恩造防地蜚梁封公浮文诰命人公巫孤銳橫步黃輕華年灰不喇唧箋簡見徒腳皮銀節短鯨舟積夜狂蠱诳駭淩穢邏絡羅曼司密擠木實牧主南屏盤養撇油鉗赭氣分傾跌全唐詩軟塌塌三極管稍挽稍蛇米石承市值束筍太宰髫龀題寫頭發胡子一把抓土霸王外秀穩約物表午正相容箾蔘骁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