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泓峥蕭瑟的意思、泓峥蕭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泓峥蕭瑟的解釋

(1).形容詩文意境深遠。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郭景純 詩雲:‘林無靜樹,川無停流。’ 阮孚 雲:‘泓峥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輒覺神超形越。’” 清 張泰來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洪朋洪刍洪炎》:“《寫韻亭詩》泓峥蕭瑟,不可言喻。”

(2).引申指幽雅恬靜。 清 黃遵憲 《諸君子約遊後樂園》詩:“泓峥蕭瑟不可言,周遭水木圍亭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泓峥蕭瑟"是一個富有畫面感和音樂性的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山水景色的清幽深遠和自然聲響的悠揚肅穆。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整體意境兩方面理解:

  1. 字面拆解與核心意象:

    • 泓 (hóng): 本義指水深而廣,或清澈的水潭、深水。引申為水深廣的樣子或清越的水流聲。
    • 峥 (zhēng): 形容山勢高峻、突兀、不凡的樣子(如“峥嵘”)。
    • 蕭 (xiāo): 常形容風聲(如“蕭蕭”),也指冷落、凄涼、稀疏的景象或聲音。
    • 瑟 (sè): 一種弦樂器,其聲清冷、肅穆、悠揚。也常形容風吹草木等發出的輕微、連綿、略帶寒意的聲響(如“瑟瑟”)。
    • 因此,字面上,“泓峥”描繪的是山水相依的壯闊清幽景象(深廣的水域與高峻的山巒);“蕭瑟”則描繪了風吹過山林水澤時發出的自然聲響,帶有一種清冷、肅穆、悠遠的韻味。
  2. 整體意境與引申義:

    • 将“泓峥”的視覺意象(山水清幽壯闊)與“蕭瑟”的聽覺意象(風聲、自然聲響的清冷悠揚)相結合,整個成語營造出一種意境深遠、氣象宏大而又帶着幾分清冷、肅穆、超凡脫俗的自然境界。
    • 它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述,更蘊含着一種空靈、甯靜、遠離塵嚣,甚至帶有一絲蒼涼感的審美體驗和哲學意味。常用于贊美山水景色的不凡氣韻和深邃意境。

典籍出處與權威釋義:

該成語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載了晉代名士郭璞的詩句:“林無靜樹,川無停流。”另一位名士阮孚贊歎道:“泓峥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辄覺神超形越。”這裡,阮孚用“泓峥蕭瑟”來形容郭璞詩句所描繪的山水意境之深遠宏大、聲響之清越動人,達到了言語難以形容的絕妙境界。

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對“泓峥蕭瑟”的釋義為:

形容詩文意境深遠。 也作“泓峥蕭瑟”。引《世說新語》例。

現代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泓峥蕭瑟”主要用于:

“泓峥蕭瑟”是一個描繪山水清幽壯闊、意境深遠宏大,同時伴有清冷悠揚自然聲響的成語。它融合了視覺的“深廣高峻”(泓峥)與聽覺的“清冷肅穆”(蕭瑟),共同構成一種超凡脫俗、引人遐思的自然與藝術境界。其核心在于表達一種深遠、宏大、清幽、肅穆且難以言傳的美感體驗。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泓峥蕭瑟(hóng zhēng xiāo sè)是一個形容詩文意境深遠、幽雅恬靜的成語,具體解析如下:

1.基本釋義

形容詩文的意境深遠,能引發讀者超脫現實的聯想;也可引申指環境的幽雅恬靜。其核心在于通過文字營造出遼闊深遠的畫面感,如“水聲清越、山勢高峻、草木蕭疏”交織的意境。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阮孚評價郭璞(字景純)的詩句“林無靜樹,川無停流”時,感歎“泓峥蕭瑟,實不可言”,表達詩文意境超越言語可述的境界。

3.用法與結構

4.例句與延伸

5.注意事項

部分資料(如)提到“凄涼”的引申義,但主流解釋更側重“深遠恬靜”。實際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世說新語》原文或文學評論類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仙桌表象衩袒車缸趁逐斥力春膏紙初歲打耗獨個翻改風和日麗旮旯涵芬樓黃房缋純火龍船賈客僭狂雞濛俊力空頭漢苦僞蠟籤兒良宵好景連屐裂殖菌亂亡鹿布羅鉗吉網冒忿旄節麻線秘恡靡披南榮陴塢瞧看青葙丘牛啓右取信于民沙船山胡沈缗沈潭麝衾食忌汰選甜美桐葉封弟晩發王永民隈蔚五桀險刻銜玉賈石小不忍則亂大謀希臘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