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沙船的意思、沙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沙船的解釋

[large junk] 在河海中運貨或捕魚的大型平底木帆船

詳細解釋

一種遇沙不易擱淺的大型平底帆船。 明 茅元儀 《武備志·軍資乘·沙船》:“沙船能調戧使鬭風,然惟便於北洋,而不便於南洋,北洋淺南洋深也。沙船底平,不能破深水之大浪也。北洋有滾塗浪,福船、蒼山船底尖,最畏此浪,沙船卻不畏此。” 清 林則徐 《複奏遵旨體察漕務情形通盤籌劃折》:“如以涉險為慮,則沙船往來 關 東,每歲以數千計,水綫風信皆所精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請言舟制……曰沙船,調戧使風,三桅五桅,一日千裡,大帆長馳,增以舷栅,江海是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沙船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航海船舶類型,具有獨特的曆史背景和功能特性,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沙船是一種平底木質帆船,專為適應淺水及沙質海底設計,其最大特點是遇沙不易擱淺,適用于江河與近海航行。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一因起源于唐代崇明沙(今上海崇明島),二因船型類似鲨魚。

二、曆史演變

三、結構與性能特點

  1. 平底設計:適應淺水及沙質海底,可平穩坐灘。
  2. 載重量大:小型250-400噸,中型500-800噸,元代海運大沙船達1200噸以上。
  3. 航行穩定性:采用“調戗”技術(調整帆角度)逆風航行,尤其適合北洋(黃海、渤海)水域。

四、曆史地位與影響

五、衰落與遺産

19世紀後,蒸汽輪船興起導緻沙船逐漸退出主流,但其平底設計理念仍影響現代船舶制造。目前,崇明沙船制造技藝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如需進一步了解沙船的航行技術或具體曆史事件,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沙船的意思

沙船是指一種用以在沙漠中行駛或越過沙丘的船形載具。它通常由特制的輪胎或滾筒取代了傳統船隻上的船底,以便適應行進于沙漠表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沙船的部首為水(氵)和舟(舛),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沙船一詞最早出自《幽夢影》一書的第六章。該書于清朝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由張翰文著述,描述了一個幻想世界的故事。沙船在其中被用來形容一種船型載具,用以在幻想世界中的沙漠中行進。

繁體

沙船的繁體字為「沙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沙船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1. 在無邊的沙漠中,隻有沙船才能帶領我們越過高聳的沙丘。

2. 這艘沙船是由工程師們精心設計而成,具備了在惡劣環境下的頂級性能。

3. 沙漠中有許多沙船駛過,它們在黃色的沙丘間形成了一道别樣的風景線。

組詞

1. 沙海:指廣闊的沙漠。

2. 沙地:指覆蓋以沙子為主的地區。

3. 船形:指具有船的形狀或特征。

近義詞

1. 沙車:指在沙漠中行駛的交通工具。

2. 沙灘車:也是指在沙漠中行駛的載具,通常用于娛樂活動或探險。

反義詞

1. 山石:指山和石頭,與沙漠相對應的自然景觀。

2. 海洋:指大片的水域,與沙漠相對應的自然景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