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空頭漢的意思、空頭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空頭漢的解釋

猶笨蛋。《北史·斛律金傳》:“ 金 曾遣人獻食,中書舍人 李若 誤奏,雲 金 自來……帝駡 若 雲:‘空頭漢合殺!’亦不加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空頭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該詞拼音為kōng tóu hàn,注音為ㄎㄨㄥ ㄊㄡˊ ㄏㄢˋ,意為“笨蛋”或“愚笨之人”,常用于口語或古語中表達對他人的貶義稱呼。

  2. 曆史出處
    根據《北史·斛律金傳》記載,北齊時期中書舍人李若因誤奏斛律金親自獻食,被皇帝斥罵:“空頭漢合殺!”(意為“這笨蛋該殺!”),但最終未加罪于他。這一典故成為該詞最早的文獻來源。

  3. 用法與語境
    該詞在古代多用于指責他人愚蠢或辦事不力,帶有較強的貶義色彩。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作為古語或方言詞彙存在。

  4. 相關延伸
    從構詞來看,“空頭”可能暗含“無實際能力”或“虛有其表”之意,“漢”則指代男性,整體組合凸顯對某人無能的諷刺。

需注意的是,該詞因年代久遠且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具體語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空頭漢

空頭漢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一個人無能無力、無用或沒有才能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空頭漢的拆分部首是空(kong),漢字的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空頭漢一詞最早出現在民間口語中,後來逐漸流傳到書面語中。原本是用來形容農村中不肯努力幹活的人,後來也逐漸擴展到形容不肯努力或無能力完成任務的人。

繁體

空頭漢(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空字的上部分是“穴”字,下部分是“工”字,左邊是“刀”字。這種寫法意為工作或動作虛空無益。

例句

1. 他從來都隻會說大話,完全是個空頭漢。

2. 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隻會發號施令,對實際工作一無所知,真是個典型的空頭漢。

組詞

空頭政策、空頭市場、空頭思維、空頭支票

近義詞

無能之輩、庸才、懶漢、廢物

反義詞

能人、能力者、能者為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