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紅色的亭子。 唐 孫逖 《宴越府陳法曹西亭》詩:“公府西巖下,紅亭間白雲。” 唐 韓愈 《合江亭》詩:“紅亭枕 湘江 , 蒸水 會其左。”
(2).猶長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别之處。 唐 岑參 《水亭送劉颙使還歸節度》詩:“無計留君住,應須絆馬蹄;紅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 杜子充 唱]休驚懼。夫人,吾當走馬紅亭路。你轉船歸去、轉船歸去。”
“紅亭”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紅色的亭子,常用于描繪中國傳統建築景觀。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喜慶、熱情與美好,因此紅亭常被用來營造詩意氛圍。
二、引申含義
象征美麗景色
如唐代韓愈《合江亭》中“紅亭枕湘江”,通過紅亭與自然景觀的融合,表現山水意境之美。
送别與休憩場所
類似“長亭”,成為古代詩詞中行人暫歇、離别的典型意象。例如岑參詩句“紅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便以紅亭寄托離别之情。
三、文學表現 唐代詩人孫逖、韓愈、岑參等均以紅亭入詩,既寫實景又寄寓情感。如孫逖《宴越府陳法曹西亭》中“紅亭間白雲”,通過色彩對比增強畫面感。
四、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多用于園林命名或文學創作,延續其古典意象,如描述“亭旁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景緻。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全唐詩》相關注解。
《紅亭》一詞指的是紅色的亭子。在漢字中,紅色象征着熱情、喜慶和美好,而亭子則是一種供人休息和觀賞風景的建築物。因此,紅亭常常被用來形容美麗壯觀的亭子。
《紅亭》一詞的部首是纟和亠。其中,纟是紅色的象形符號,亠則表示亭子這一概念。根據漢字的組成規律,紅在亭上方表示亭子所具有的特征為紅色。
從筆畫上來看,《紅亭》一詞共有十三畫。紅字由絲、方、丷、丨組成,亭字由十、丨、卩、一、丶組成。
《紅亭》一詞的來源暫無确切的文獻記載。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紅亭這一建築形式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園林文化。古人常在園林中建造紅色的亭子,以增加景觀的美麗和吸引力。
《紅亭》一詞的繁體字為「紅亭」。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紅亭》一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赨亭」。其中,赨是紅色的意思。
1. 清晨,太陽的照射下,紅亭映襯着周圍的花草,美不勝收。
2. 在園林中,一個精緻的紅亭高高矗立,吸引着遊客的目光。
紅旗、紅樓、紅葉、紅顔、紅裙、紅唇、亭台、亭子、亭亭玉立、亭亭玉奕。
紅色亭子、朱亭、朱樓。
黑亭、黑樓、藍亭、藍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