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巨著。 清 蒲松龄 《唐太史命作生志》:“公以飞云五朵,寄韜鈐於鸿书;长札千言,説兵机於虎帐。”
(2).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清 袁枚 《奉和李雨村观察见寄原韵》:“访君恨乏葛陂龙,接得鸿书笑启封。”
“鸿书”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拼音:hóng shū
注音:ㄏㄨㄥˊ ㄕㄨ
核心含义包含两点:
二、详细分述
巨著
书信的敬称
三、补充说明
《鸿书》亦为明代刘仲达编纂的类书名,分24类收录典故词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1611年刻本。但此属专有书名,需结合上下文区分。
例句参考
《圣经·那鸿书》中“论尼尼微的默示”即属宗教典籍的巨著范畴。
《鸿书》一词指的是长长的书信或信函,常用来形容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信件。
《鸿书》一词的拆分部首为“鸟”和“言”,其中“鸟”为上部部首,表示与鸟有关,而“言”为下部部首,表示与语言有关。《鸿书》一词的总共有20画。
《鸿书》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文选·杜审言》中有一篇题为《鸿书》的文章,形容了一封长信的写法和内容丰富。此后,这个词逐渐在文学作品中流传开来,用于形容长篇书信。
《鸿书》的繁体字为「鴻書」。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鸿书」的两个字是按照字形相似以及含义相关进行组合而成的。古时候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他寄了一封《鸿书》给我,信中详细叙述了他旅行的经历和见闻。
- 书信
- 书函
- 长信
- 信件
- 长信
- 长函
- 书札
- 短信
- 便函
- 简信
柏油纸背膂北闱拨云见日补帖谗口铄金承嗣槌杵蠢动含灵刺蜚村笛掸人道袍雕灭第次洞幽察微东珠封篆吩呶坟首改颜感恋更嬴圭臬横选洪荒怀附换易会心侣即事穷理开创克意老诚卖价慢世马蹄银梅坞沵沵密奏钎锢前题乾雨气禀绮寮七族羣枉三戾衫袖猞猁深浅舍实听声世旧史局四器汤社傥言梯道乌梢蛇无恙小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