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蹻的意思、龍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蹻的解釋

(1).道教所謂飛行之術。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

(2).見“ 龍蹻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蹻”是道教典籍中的專有名詞,指借助龍形升騰通神的方術,屬于早期道教“乘蹻術”體系。該詞由“龍”與“蹻”二字複合而成:

  1. 構詞解析

    “龍”象征通天徹地的靈獸,《說文解字》釋為“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蹻”通“趫”,《廣雅》訓作“舉足行高”,特指道教踏罡步鬥時溝通天地的法門。

  2. 道教内涵

    晉代葛洪《抱樸子·雜應》記載:“乘蹻須長齋,能輕舉者有三蹻——龍蹻、虎蹻、鹿蹻”,指通過存想龍形實現“周流天下,不拘山河”的修行法。此術與“乘雲”“禦風”并列為道教飛升術式。

  3. 文化衍義

    《雲笈七籤·軒轅本紀》載黃帝“服龍蹻而潛淵”,印證該詞在神話叙事中具有溝通人神兩界的象征功能。唐宋後演變為科儀術語,指法師召請龍神護衛道場的儀軌。

網絡擴展解釋

“龍蹻”是道教文化中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道教術語(核心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道教修煉中的“飛行之術”,屬于“乘蹻”法術的一種。據晉代葛洪《抱樸子·雜應》記載,乘蹻術分為三種:龍蹻、虎蹻、鹿盧蹻,其中龍蹻為最高等級,可突破山河限制實現自由飛行。

  2. 字形與發音

    • 拼音:lóng jué
    • 結構:“龍”為獨體字,“蹻”為左右結構,本義為“舉足”或“高跷”,引申為飛行能力。

二、經典引申義(擴展含義)

在道教經典《龍蹻經》中,“龍蹻”被賦予象征意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區分具體語境:

權威文獻建議參考《抱樸子》及道教典籍,網絡釋義可能存在簡化。

别人正在浏覽...

倍道而進髲鬀帛圖不測之淵程材陳筵尺水丈波出材湊近戴奉達例當元地丑德齊放心解體酚酞該盡高屐圪節工學院怪歎海客虎變鑒徹禁閉室金律幾所覺場口含錢曠腳蠟表樂鄉連天燎爥骊畜流敝力言買笑迎歡磨棱刓角木齒木假亭配角匹居樸牛稔收絨絨三六九等三烏勺子沙土生白順適私當泝流窮源外關吻角骛神烏玉玦顯立小歲小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