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竊命的意思、竊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竊命的解釋

[embezzle state power;monopolize power] 盜用國家權柄,即專權,竊 國

奸臣竊命。——《三國志·諸葛亮傳》

詳細解釋

篡奪國柄。《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昔 唐堯 至聖而四兇在朝, 周成 仁賢而四國作難, 高後 稱制而諸 呂 竊命。” 晉 陸機 《辨亡論上》:“昔 漢 氏失禦,姦臣竊命,禍基京畿,毒徧宇内。”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一章:“於是 石勒 、 成吉思汗 等,類以遊牧腥羶之胡兒,亦得乘機竊命,君臨我 禹 域,臣妾我神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竊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語境理解,核心指非法竊取或僭越本不屬于自己的權柄、地位或天命。以下是權威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竊(竊)

    • 本義:偷盜。《說文解字》:"盜自中出曰竊。" 引申為暗中、非法占有。
    • 引申義:非分地、不正當地獲取(如權力、名位)。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 本義:天命、政權。《說文解字》:"命,使也。" 古代特指上天賦予的統治權(如"天命所歸")。
    • 引申義:君主權柄、國家統治權。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二、詞義解析

竊命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曹操竊命于天子,挾天下以令諸侯。"

    釋義:曹操挾持漢獻帝,非法盜用天子權威發號施令。

  2. 《後漢書·王莽傳論》(中華書局):

    "(王莽)乘權竊命,托周公之事以售其奸。"

    釋義:王莽篡奪漢朝政權,假借周公輔政之名行竊國之實。


四、現代引申與使用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www.hydcd.com)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4. 《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古籍原文引用以紙質權威版本為準,網絡資源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等學術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竊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篡奪國家權柄或盜用政治權力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竊命”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盜用國家權力,常與“專權”“竊國”相關,強調對政權的非法掌控。例如《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奸臣竊命”即指權臣篡奪皇權。


二、字義拆分

  1. 竊(qiè)
    • 本義為“偷盜”,引申為暗中奪取或陰謀篡權,如“竊位”“竊聽”。
  2. 命(mìng)
    • 原指“天命”或“政權”,此處特指國家統治權,如“天命所歸”“君命”。

三、曆史用例

  1. 古代文獻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提到“諸呂竊命”,指呂後家族篡奪漢朝權力。
  2. 近代引用
    清代鄒容《革命軍》用“竊命”批判遊牧民族統治中原,如成吉思汗“乘機竊命”。

四、引申意義

該詞不僅指武力奪權,也包含通過政治手段架空君主、壟斷朝政的行為,如權臣假借皇帝名義發號施令。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或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志》《革命軍》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拔薤餔食長桑翁陳胔出尖從理入口挫角媒人錯刑代人大戀當阨倒偃頂門眼鬥舞二省帆席楓落吳江赅贍稈子雊雉升鼎瑰蒪合度橫入歡歎借鏡觀形儆守鏡心靜正劇職炕頭渴筆連錢林霏麻臉蠻牀滿志秒擺排行榜剽攻癖痼破折溥泛千裡客挈攜奇觀擎架齊遬瞿如閏位三春柳深信水流花落俗言貪財慕勢題名道姓梃子凸凹不平外癰校室磍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