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恭聽。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書》:“拱聽讜言,申旦忘寝。” 明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銘》:“皇太子每起立拱聽。”《三國演義》第三八回:“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 備 當拱聽明誨。”
“拱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為“恭敬地聆聽”。以下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的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拱聽”由“拱”和“聽”組成:
近義詞與反義詞
古代典籍
文學作品
《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中,劉備對諸葛亮說:“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此處“拱聽”凸顯劉備的謙卑與誠意。
需注意“拱聽”與“恭聽”的細微差異:“拱聽”更強調肢體動作(如拱手)與态度結合,而“恭聽”僅表恭敬态度。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可參考《三國演義》相關章節或南朝何承天的文集。
《拱聽》是一個漢字詞語,有以下含義:
1. 仰望聽取,仔細傾聽。
2. 遠望,在遠處等待。
《拱聽》由兩個部首組成:手部和口部。
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畫。
《拱聽》這個詞來源于《呂氏春秋·大傳篇》中的一段文字:“夫拱聽以待賓以奉府,使享腹心之欵也。”意思是為了等待貴客而屈從等待,為了奉獻給貴族而等待。
《拱聽》的繁體字形為「拱聽」。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變化。古時候《拱聽》被寫作「拱聆」。
以下是使用《拱聽》的例句:
1. 他低着頭,拱聽着老師的教導。
2. 他站在山頂上,拱聽着群山的回聲。
與《拱聽》相關的組詞有:
1. 拱手:彬彬有禮地站着,将一隻手交叉放在胸前。
2. 拱火:古代稱在火盆上放置香燭以祭祀神靈。
與《拱聽》有相似意思的詞語有:
1. 仰聽:擡頭仔細傾聽。
2. 聆聽:專心地聽;傾聽。
與《拱聽》相反意義的詞語是:
1. 忽視:不重視,不理會。
2. 掩耳:捂住耳朵,不願意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