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門宴的意思、鴻門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門宴的解釋

(1) [Hongmen banquet]∶鴻門在今陝西臨潼東北。公元前206年項羽率大軍入關進駐鴻門,準備滅劉邦,經項羽叔父項伯的調解,劉邦親赴鴻門去拜見項羽,項羽設宴相待。宴會上,項羽謀士範增命項莊舞劍,伺機刺殺劉邦,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以掩護劉邦。後劉邦乘機入廁,逃回本營。後以之比喻不懷好意的宴請

(2) [a dinner party intended to kill the guests]∶指加害客人的宴會

詳細解釋

《史記·項羽本紀》載:公元前206年 劉邦 攻占 秦 都 鹹陽 後,派兵守 函谷關 。不久 項羽 率四十萬大軍攻入,進駐 鴻門 ,準備進攻 劉邦 。經 項羽 叔父 項伯 調解, 劉邦 親至 鴻門 會見 項羽 。 項羽 留飲。宴會上, 範增 命 項莊 舞劍,欲乘機刺殺 劉邦 , 項伯 也拔劍起舞,常以身掩護 劉邦 。最後 樊哙 帶劍執盾闖入, 劉邦 始得乘隙脫險。後遂以“鴻門宴”指藏有殺機的宴會。 羅廣斌 楊益言 《紅岩》第十章:“ 許雲峰 一時沒有答話,除了 徐鵬飛 ,這些人他都沒有見過。可是一看這場面,特殊隆重的氣氛,頗有幾分鴻門宴的味道。” 峻青 《海嘯》第三章:“他認為這是 申天錫 擺下的鴻門宴,有意對他進行謀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鴻門宴”一詞源自秦末楚漢争霸時期的曆史事件,現已成為漢語中常用的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鴻門宴”字面指公元前206年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宴請劉邦的事件,現比喻表面設宴款待,實則暗藏殺機或不懷好意的場合。

二、曆史背景

  1. 時間與地點:發生于秦朝滅亡後的公元前206年12月,地點在鹹陽郊外鴻門堡村。
  2. 核心矛盾:項羽(擁兵40萬)與劉邦(兵力10萬)争奪關中統治權。劉邦先入鹹陽卻因實力不足退守霸上,項羽得知後欲攻打劉邦。

三、事件經過

  1. 宴會起因:劉邦部将曹無傷告密稱其欲稱王關中,項羽大怒。項伯因與張良有舊,勸劉邦赴宴謝罪。
  2. 宴中博弈:
    • 範增多次暗示項羽殺劉邦,項羽猶豫未決;
    • 項莊舞劍欲刺劉邦,項伯拔劍阻攔(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處);
    • 樊哙闖入宴會威懾項羽,劉邦借如廁逃脫。

四、後續影響

  1. 曆史轉折:項羽錯失消滅劉邦的良機,成為楚漢戰争轉折點,最終自刎烏江;劉邦借此保存實力,建立漢朝。
  2. 文學價值: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以戲劇化筆法記載,成為權力博弈與人性弱點的經典案例。

五、現代意義

現常用于描述以下場景: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細節或文學分析,可參考《史記·項羽本紀》及相關史學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門宴》的意思

《鴻門宴》,源自中國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指的是公元前206年楚漢之間的重要決策性會議。這個詞彙在現代常用于形容在敵對的雙方之間進行的秘密會議或讨論。

拆分部首和筆畫

《鴻門宴》的拆分部首為鳥和門,鳥部首讀作"鳥兒",屬于漢字簡化體系中的第一類偏旁部首;門部首讀作"闂",屬于漢字簡化體系中的第三類偏旁部首。該詞的筆畫總數為20,其中鳥部分占7畫,門部分占13畫。

來源

《鴻門宴》一詞源于中國曆史記載《史記·項羽本紀》。宴會發生在渡江前夕,劉邦與項羽于鴻溝相會,但實際上是劉邦設下的圈套,通過這個會議,劉邦成功地俘虜了項羽,最終實現了楚漢之間的曆史性轉變。

繁體

《鴻門宴》的繁體字為鴻門宴。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字形變遷,鴻門宴的古漢字寫法可能為鴻門宴或鴻門宴。當時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字義相同。

例句

1. 他們在午夜時分舉行了一場鴻門宴,商讨國家大事。

2. 這場鴻門宴是政府與武裝組織之間的秘密會議。

組詞

鴻溝、宴會、決策、會議、秘密、讨論

近義詞

秘密會晤、密謀、密室會議

反義詞

公開會議、正式會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