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紅蓼的意思、紅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紅蓼的解釋

蓼的一種。多生水邊,花呈淡紅色。 唐 杜牧 《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詩:“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計定》:“秋到 潤州 江上,紅蓼黃蘆白浪。” 清 楊芳燦 《滿江紅·蘆花》詞:“紅蓼灘頭秋已老,丹楓渚畔天初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紅蓼(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是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領域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項闡釋:

一、字形結構與基本釋義 "蓼"字從艸(草字頭),翏聲,《說文解字》釋為"辛菜",《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讀音為liǎo,特指蓼科植物。前綴"紅"字直觀描述其穗狀花序呈深紅色特征,《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花序長度可達10-20厘米,密布豔紅色小花。

二、植物學特征 植株高度1-3米,莖直立具分枝,葉片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葉脈明顯。托葉鞘筒狀頂端具綠色葉狀翅,《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記載其花果期為7-10月,瘦果扁圓形包于宿存花被内。

三、文化意象構成 《詩經·鄭風》"隰有遊龍"中的"龍"即指紅蓼,陸遊《秋日雜詠》"數枝紅蓼醉清秋"印證其作為秋季觀賞植物的地位。《本草綱目》将其歸入毒草類,但強調合理炮制後的藥用價值。

四、藥用價值解析 幹燥成熟果實(水紅花子)入藥,含黃酮苷、葒草素等成分,《中華本草》記載其性味鹹微寒,具有散血消癥、消積止痛功效。《中藥大辭典》載明其常用于治療癥瘕痞塊、瘿瘤腫痛、食積不消等症,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具有抗腫瘤活性。

(參考資料:《中國植物志》電子版、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紅蓼是一種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或Persicaria orientalis),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
    莖粗壯直立,高1-3米,密被長柔毛;葉片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葉緣密生短柔毛,葉脈明顯。
    總狀花序呈穗狀,花淡紅色或白色,花期6-9月;瘦果近圓形,黑褐色,果期8-10月。

  2. 别名與分布
    别稱“狗尾巴花”“遊龍”,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除西藏),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地亦有分布。多生于水邊濕地、河灘、路旁,適應性強。

二、用途與文化意義

  1. 藥用價值
    種子(水紅花子)可入藥,具活血止痛、消積利尿、祛風除濕等功效。

  2. 觀賞與文學意象
    因花穗繁密、色彩鮮豔,常作為觀賞植物。古詩詞中多用于描繪秋景,如《詩經》以“遊龍”形容其枝葉蔓延之态,唐代杜牧詩句“夾溪紅蓼映風蒲”亦展現其水邊生長的特性。

三、其他說明

紅蓼在生态修複中也有應用,如濕地植被修複試驗中常與香蒲、水蔥等搭配種植。其名稱中的“紅”指花色,“蓼”則源于古人對蓼科植物的統稱。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藥用配伍,可查閱《嵩山本草檔案》或文學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案軌敖言半仙猋豎碧煙暢發禅思邨居電笑遞降恩敬恩甚怨生番頭發身菲食薄衣該遍幹村沙拱拜構兵耗頓會車麾蓋火蛾活勞動建堰膠加九運刻不容緩珂雪魁頭浪走沒法兒美茂蒙難明燦冥婚陌桑男拜佞人盤攪偏三向四棋燈窮鳥歸人七真全力以赴柔腸百轉三十六雨生死骨肉視效儵然疏水箪瓢祀曲送駕騰噬條鳎通古通紐危岩務農閑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