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緫的意思、衡緫的詳細解釋
衡緫的解釋
指車馬的飾物。《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诔〉》:“衡緫滅容,翬翟毀衽。” 李善 注:“ 包鹹 《〈論語〉注》曰:衡,軛也。《周禮》曰:王後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安車,彫面鷖緫。皆有容蓋。 鄭司農 曰:緫著馬勒,直兩耳與兩鑣。容謂幨車也。”按,《漢書·韓延壽傳》“駕四馬,傅總” 顔師古 注引 晉灼 曰:“總,以緹繒飾鑣鎋也。”一說指後妃的冠飾與發飾。 李周翰 注:“《周禮》雲:王後之首服有衡,以玉為之,垂于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又雲:《内則》曰:‘櫛縱笄緫。’緫,結束也,垂後為飾。”
詞語分解
- 衡的解釋 衡 é 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鏡(借指辨别是非善惡的标準)。衡鑒(衡鏡)。 稱量:衡鈞(借指執掌國政之權)。 反複思索做出決定,比較評定:權衡。衡情度理。 平,對等:平衡。均衡。 指北鬥星:衡漢(北鬥
- 緫的解釋 緫 ǒ 古同“總”。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衡緫"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其單字本義及古代文獻中的用法來理解:
-
單字釋義:
- 衡 (héng): 本義指綁在牛角上以防觸人的橫木。引申義非常廣泛,主要包括:
- 秤杆,秤: 稱量輕重的器具。如《荀子·禮論》:“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重。”(秤杆真正挂起來了,就不能在輕重上欺騙人了。)
- 平,對等: 平衡、均衡。如《禮記·曲禮下》:“大夫衡視。”(大夫之間用平等的目光對視。)
- 衡量,比較: 估量、評定。如《淮南子·主術訓》:“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
- 車轅前端的橫木。
- 北鬥七星的第五星,也代指北鬥。
- 緫 (zǒng): 是“總”的異體字,本義指聚束絲線。引申義包括:
- 聚合,彙集: 把分散的東西聚在一起。如《淮南子·精神訓》:“夫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
- 統領,總括: 全面掌管或概括。如《史記·貨殖列傳》:“總之,楚越之地...”
- 束發: 指古代未成年人的發式。
- 量詞: 用于絲、線等。
-
“衡緫”的合義:
将“衡”與“緫”的含義結合起來,“衡緫”一詞的核心意思傾向于:
- 衡量彙總、綜合考量: 指對事物進行衡量、評估,并将其結果或各方面情況彙總、綜合起來。它強調的是一個包含評估和整合的過程。
- 平衡統攝、總攬全局: 含有在衡量、比較的基礎上,達到一種平衡狀态,并加以總括、統領的意思。這層含義更側重于結果和掌控。
-
使用背景與權威解釋:
“衡緫”主要出現在古代典籍或非常正式的書面語中。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确定,但核心離不開“衡量”與“彙總/統攝”的結合。
- 《康熙字典》等古代字書: 是查找此類生僻字詞本義和古義的最權威來源。它們會分别解釋“衡”和“緫”的衆多義項,為理解複合詞提供基礎。例如,《康熙字典》對“衡”的釋義極為詳盡,涵蓋了其作為秤、平、橫木、星名等義項;對“緫”(總)也解釋了其聚束、統領等義。
- 大型曆史語文辭書: 如《漢語大詞典》或《辭源》,通常會收錄“衡緫”詞條,并給出其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和釋義。這些辭書基于對大量古籍的爬梳整理,釋義較為準确可靠。例如,《漢語大詞典》可能引用古籍例句來闡明其“總括衡量”或“平衡統攝”的含義。
“衡緫”意指衡量、評估并加以彙總、總括,或指在衡量比較的基礎上達到平衡并加以統攝。它是一個古雅且綜合性的詞彙,體現了對事物進行全面評估和整合的思維過程或結果。其準确理解需依賴《康熙字典》、《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對單字本義和古語用例的诠釋。
網絡擴展解釋
“衡緫”是一個古代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衡緫”主要指古代車馬上的裝飾物。其中:
- 衡:原指車轅前端的橫木(),後擴展為車轅或車飾的代稱,如《周禮》中記載王後車駕的裝飾形式。
- 緫(zǒng):指系在馬勒(馬嚼子)上的絲織物裝飾,用以固定镳(馬具)和美化車馬()。
2. 文獻出處與用法
該詞可見于《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诔〉》的“衡緫滅容”一句,描述車馬裝飾因喪禮而收斂。李善注引《周禮》提到,不同等級的車馬對應不同顔色的“緫”飾(如朱緫、缋緫等)()。
3. 不同釋義争議
- 一說:指代車馬整體裝飾,如《漢書·韓延壽傳》中“傅總”即類似概念。
- 另一說:引申為後妃的冠飾與發飾,可能因“緫”與發飾相關而産生聯想()。
補充說明
“衡”字本身有平衡、評定之意(),但在“衡緫”中僅保留其車飾相關含義。該詞屬于古代禮儀制度中的專有名詞,現代漢語已不常用。
别人正在浏覽...
挨擦白發蒼顔邦家秉公滅私弼疑不想道不涯采工拆建潮平塵習沉滓泛起赤繩系足尺咫瓷窯大才小用待人大陸島頓拍二妫海女韓娥胡雁階職金偈絕活局格局蹜豈弟抗臆克郎球連壤零敗林公林箐流電美學夢谶滅殒盤虵蒱戲蜣郎轉丸輕蟬秦始皇陵绮帳礐硞柔革沈宴麝香骢手罩屬辭蕣顔疏條四翁擻抖抖條循通望象箸仙尉險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