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的意思、潮平的詳細解釋
潮平的解釋
謂潮水漲至最高水位。又叫滿潮。 唐 劉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見 楚 甸,天際望 維揚 。”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濶,風正一帆懸。” 唐 白居易 《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詩:“雁斷知風急,潮平見月多。”
詞語分解
- 潮的解釋 潮 á 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潮水。潮汐。漲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湧。 像潮水那樣洶湧起伏的:思潮。熱潮。新潮。潮紅。潮熱。心潮澎湃。 濕:潮氣。返潮。潮濕。 方言,技術不高:手藝
- 平的解釋 平 í 不傾斜,無凹凸,像靜止的水面一樣: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妌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與别的東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輩。 安定、安靜:平安。平服。 治理,鎮壓:平
網絡擴展解釋
“潮平”一詞的解釋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
基本釋義
指潮水漲至與江岸齊平的狀态,即滿潮。此時水位達到最高點,水面寬闊平靜。例如唐代王灣詩句“潮平兩岸闊”,正是通過潮水漫過堤岸的景象,展現春水初漲後的開闊視野。
-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被賦予更豐富的意境:
- 季節象征:南方春至時積雪消融、雨水增多,導緻江水上漲,暗含冬去春來的時序變遷;
- 空間延伸:水位與岸平齊後,兩岸之上的天際線顯得更加遼闊,形成“水天相接”的視覺效果,如“潮平見月多”(白居易)。
需注意,該詞常見于古典文學語境,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其核心始終圍繞“潮水漲滿”這一自然現象展開,但在不同作品中可能衍生出對時間、空間或心境的隱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潮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