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衡緫的意思、衡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衡緫的解释

指车马的饰物。《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衡緫灭容,翬翟毁衽。” 李善 注:“ 包咸 《〈论语〉注》曰:衡,軛也。《周礼》曰: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緫;厌翟,勒面繢緫;安车,彫面鷖緫。皆有容盖。 郑司农 曰:緫著马勒,直两耳与两鑣。容谓幨车也。”按,《汉书·韩延寿传》“驾四马,傅总”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总,以緹繒饰鑣鎋也。”一说指后妃的冠饰与发饰。 李周翰 注:“《周礼》云:王后之首服有衡,以玉为之,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又云:《内则》曰:‘櫛纵笄緫。’緫,结束也,垂后为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衡緫"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其单字本义及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来理解:

  1. 单字释义:

    • 衡 (héng): 本义指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引申义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 秤杆,秤: 称量轻重的器具。如《荀子·礼论》:“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秤杆真正挂起来了,就不能在轻重上欺骗人了。)
      • 平,对等: 平衡、均衡。如《礼记·曲礼下》:“大夫衡视。”(大夫之间用平等的目光对视。)
      • 衡量,比较: 估量、评定。如《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
      • 车辕前端的横木。
      • 北斗七星的第五星,也代指北斗。
    • 緫 (zǒng): 是“總”的异体字,本义指聚束丝线。引申义包括:
      • 聚合,汇集: 把分散的东西聚在一起。如《淮南子·精神训》:“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 统领,总括: 全面掌管或概括。如《史记·货殖列传》:“总之,楚越之地...”
      • 束发: 指古代未成年人的发式。
      • 量词: 用于丝、线等。
  2. “衡緫”的合义: 将“衡”与“緫”的含义结合起来,“衡緫”一词的核心意思倾向于:

    • 衡量汇总、综合考量: 指对事物进行衡量、评估,并将其结果或各方面情况汇总、综合起来。它强调的是一个包含评估和整合的过程。
    • 平衡统摄、总揽全局: 含有在衡量、比较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并加以总括、统领的意思。这层含义更侧重于结果和掌控。
  3. 使用背景与权威解释: “衡緫”主要出现在古代典籍或非常正式的书面语中。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确定,但核心离不开“衡量”与“汇总/统摄”的结合。

    • 《康熙字典》等古代字书: 是查找此类生僻字词本义和古义的最权威来源。它们会分别解释“衡”和“緫”的众多义项,为理解复合词提供基础。例如,《康熙字典》对“衡”的释义极为详尽,涵盖了其作为秤、平、横木、星名等义项;对“緫”(總)也解释了其聚束、统领等义。
    • 大型历史语文辞书: 如《汉语大词典》或《辞源》,通常会收录“衡緫”词条,并给出其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和释义。这些辞书基于对大量古籍的爬梳整理,释义较为准确可靠。例如,《汉语大词典》可能引用古籍例句来阐明其“总括衡量”或“平衡统摄”的含义。

“衡緫”意指衡量、评估并加以汇总、总括,或指在衡量比较的基础上达到平衡并加以统摄。它是一个古雅且综合性的词汇,体现了对事物进行全面评估和整合的思维过程或结果。其准确理解需依赖《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对单字本义和古语用例的诠释。

网络扩展解释

“衡緫”是一个古代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衡緫”主要指古代车马上的装饰物。其中: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该词可见于《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的“衡緫灭容”一句,描述车马装饰因丧礼而收敛。李善注引《周礼》提到,不同等级的车马对应不同颜色的“緫”饰(如朱緫、缋緫等)()。

3. 不同释义争议

补充说明 “衡”字本身有平衡、评定之意(),但在“衡緫”中仅保留其车饰相关含义。该词属于古代礼仪制度中的专有名词,现代汉语已不常用。

别人正在浏览...

般跚宝山驳火补天穿承办楚璧隋珍错金撮口呼倒掷地处隄溃蚁孔冬耕敦牂芳节放目風塵外物干栋干咎皋陶鲠峭桓友恢谑扈侍肩任籍録鞠壤橘性课舡可想而知累苏积块辽东白鹤林霏临战疬疡马茹子母畜纳用傩鼓排根鹏游评改蒲卢窍会棋力麒麟客穷相骨头鋭骑生齿省堂首阳水涡蕣顔体惜偷换概念违和温犀贤臣挟天子以令天下昕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