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铢的意思、毫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铢的解釋

指極輕微的分量。毫、铢均是微小的重量單位。 唐 沉亞之 《郭常傳》:“夫販賈之人,細度而狹見,終日希售榷買,計量於毫銖之間。”舊題 宋 蘇轼 《漁樵閑話錄》上編:“今之所談,果有毫銖可補於見聞,亦足以發也,又且何間於野人之論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毫铢(háo zh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極其微小的數量或分量,常用于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或差别。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溯源

    “毫”在古代計量中指極小的長度單位(《孫子算經》:“十毫為一厘”)或重量單位(《漢書·律曆志》:“千分之一兩”);“铢”是古代重量單位(《說文解字》:“權十分黍之重也”,約合1/24兩)。二者組合後,字面指微乎其微的重量,引申為任何事物的極小部分。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2. 比喻義

    在文學與口語中,“毫铢”多用于強調事物差異或數量的微不足道,如“不差毫铢”(形容分毫不差)、“毫铢之争”(指極小的争執)。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權威用例

  1. 古籍文獻

    《淮南子·天文訓》:“權輕重者不失毫铢”,意為稱量輕重時連最微小的誤差都沒有,體現精準性。

    來源:《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

  2. 現代應用

    法律文書中常見“毫铢必較”,形容對權益或責任的嚴格界定(如《民法典》相關司法解釋中對細微權利義務的辨析)。

    來源:《法律用語詞典》,法律出版社。


三、語義關聯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強調精确性、公平性的語境(如學術、法律、金融領域),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毫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極其微小的分量或細節,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2.單位解析

3.用法與引申義

4.出處争議

“毫铢”通過具體單位引申為對細節、利益的極度關注,既可用于客觀描述微小量級,也可帶貶義色彩(如過度計較)。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及成語中。

别人正在浏覽...

愛死百老彙暴富表則秉性不浄不惹眼茶館常品超逸楚路單行綫擔認風和日煗蜂江富奸高斵公電光赤瞽兒詞孤突恒山厚言化石昏壒監帖家徒壁立救世饋饟闊積賴蒙闌得烈炬馬通弭定明昭昏蒙南頓牛子牌配備樸渾敲山振虎氣觸惬志情投誼合期望缺喪日景善好視膳熟溜訟曲訟筒騰那髫年文字學下官線闆兒謝親戲法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