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恒山的意思、恒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恒山的解釋

(1).山名。五嶽中的北嶽。主峰在今 河北省 曲陽縣 西北。《書·禹貢》:“ 太行 恆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恆山 為北嶽,在中山上, 曲陽縣 西北。”

(2).曆代王朝皆祀北嶽于 曲陽 。 明 定 山西 渾源 之 玄嶽 為 恒山 。 清 雍正 十七年改于 渾源 行嶽祭。參閱《清通典·禮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恒山是中國五嶽之一,具有地理、曆史及文化的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地理概況

  1. 狹義與廣義

    • 狹義:指“北嶽恒山”,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主峰天峰嶺海拔約2016.8米,以險峻山勢和道教文化聞名。
    • 廣義:指橫跨山西、河北的恒山山脈,全長近300公裡,最高峰為饅頭山(海拔2426米),是桑幹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
  2. 自然特征
    恒山有108峰,以東北-西南走向延伸,主峰天峰嶺被稱為“人天北柱”,景區以奇石、古樹和壯麗景色著稱。

二、曆史沿革

三、文化意義

  1. 軍事要塞
    山間有雁門關、平型關等古代關隘,是塞外通往中原的咽喉,曆史上為兵家必争之地。
  2. 道教聖地
    道教活動始于西漢,北魏後興盛,成為全真派重要道場。
  3. 文學比喻
    在成語中象征“永恒不變”,用于形容穩定、持久的事物或品質。

四、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搜狗百科或山西旅遊資料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恒山

恒山(héng shān)是一個漢字詞語,包括兩個部首,分别是“力”和“山”,共有13畫。

來源

恒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名。恒山是中國山東省的一座著名山峰,位于濟南市區北約50公裡處。它是五嶽之一,也是道教名山之一,因此得名為恒山。

繁體

恒山的繁體字為「恆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恒山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載,恒山在古代有時候會被寫為「橫山」或「亨山」,但這是罕見的變體寫法。

例句

1.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恒山登山。

2. 恒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聖地之一。

組詞

1. 長恒山:指恒山的長時間存在。

2. 恒山風景:指恒山的自然景觀。

3. 恒山神話:指與恒山相關的傳說和故事。

近義詞

與恒山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常山、常态山。

反義詞

與恒山意義相反的詞語不易确定,因為恒山的意義主要涉及具體地名和相關背景,而不是一種抽象概念。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找到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