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大剛直之言。 唐 孟郊 《生生亭》詩:“拔意千餘丈,浩言永堪銘。”
“浩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浩言”指正大剛直之言,強調言語的宏大、正直與氣魄。該詞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生生亭》:“拔意千餘丈,浩言永堪銘”,意為将高遠的思想提煉為剛正有力的言辭,值得銘記。
“浩言”常用于人名,寓意:
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近義詞如“谠言”(正直之言),反義詞如“巧言”(虛僞之言)。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可參考《孟郊詩集》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浩言是指言辭廣泛而且言辭雄渾有力的意思。一個人的浩言可以體現出他的口才和說服力。浩言可以是一篇長篇演講,也可以是一段發人深省的話語。
浩言的部首是水,部首筆畫為4畫。
浩言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國風·齊風·浩鬼》一首中。後來,浩言成為了形容雄辯之辭的詞語。
浩言的繁體寫法為浩言。
在古代,浩言的寫法為浩言,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1. 他的浩言連連擊中我的心靈,讓我深受感動。
2. 他以他那浩言,成功地說服了全場觀衆。
1. 浩蕩:形容胸懷寬廣,氣勢磅礴。
2. 浩然:形容氣度恢宏,儀表莊重。
3. 聲浩:形容聲音宏亮激昂。
1. 辭藻:指言辭華麗、辭章華美。
2. 辭章:指言辭雄辯、辭藻華美。
3. 口才:指辯論或演講的能力,能夠用言辭獲得他人的認同。
1. 短語:指言辭簡短、不夠充分。
2. 簡陋:指言辭貧乏、不夠精彩。
3. 口吃:指說話結巴,不流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