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gh and upright] 高聳挺直;高聳陡直
峻直的山峰
(1).高聳挺直。 漢 焦贛 《易林·大壯之兌》:“嵩高 岱宗 ,峻直且神。”
(2).嚴峻正直。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公之氣性剛方,理家理身,廉儉峻直。”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梁文》:“官方峻直,難久立於朝端;祠祿優遊,每自安於林下。”
“峻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高聳挺直
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觀,如山峰、建築等物體的陡峭直立形态。例如:
“嵩高岱宗,峻直且神”(出自漢代焦贛《易林》),
“峻直的山峰讓人望而生畏”。
嚴峻正直
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行剛正不阿、嚴肅端正。例如:
“公之氣性剛方,理家理身,廉儉峻直”(唐代元稹對崔公的評價),
“官方峻直,難久立于朝端”(清代顧炎武描述官員性格)。
“峻直”兼具自然與人文的雙重意象,既可描繪高聳陡峭的山峰,也能形容人剛正不阿的品格。其用法在古籍和現代漢語中均有體現,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峻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嚴峻直率、剛毅正直。
《峻直》這個詞的部首是“山”,總計12個筆畫。
《峻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之一,《易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文化典籍,其中的卦辭對進展人生的觀察和解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峻直代表了剛直、正直的品質,所以人們從中得到了啟示,并将其用于逐漸發展,進而形成了《峻直》這個詞語。
在繁體字中,《峻直》這個詞保持不變,仍然為「峻直」。
在古代漢字中,《峻直》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具體而言,古時候使用的漢字更加粗犷、古樸,且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峻直》這個詞仍然是通過形狀和意義的疊加來表達的。
1. 他一向直性格峻直,做事至始至終都非常堅決。
2. 她的教育理念峻直,從不妥協。
組詞:峻嶺、峻峭、峻楚
近義詞:剛正、剛直、毅然
反義詞:陰險、狡詐、圓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