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有蹄類的一目。第三趾特别發達,馀趾不發達或完全退化,因趾為單數,故名。無鎖骨,不反刍,盲腸大,如驢、馬、犀、貘等。
奇蹄目(學名:Perissodactyla)是哺乳綱獸亞綱下的一個目,其名稱源于該類群動物趾數多為單數的特征。以下為詳細解釋:
奇蹄目與偶蹄目(如牛、鹿)的主要區别:
注:如需完整分類或化石物種列表,可參考搜狗百科或相關學術資料。
奇蹄目(qí tí mù)是生物分類學中的一個分類單元,它是哺乳動物中的一目,包括了馬科、犀科和河馬科等家族。
奇蹄目的“奇”字是由“奴”和“大”兩個部首組成,總計11個筆畫。
奇(qí):奴(nú)+ 大(dà)(11畫)
蹄(tí):足(zú)+ 既(jì)(7畫)
目(mù):直(zhí)(8畫)
奇蹄目這個詞的來源相對較晚,最早出現在現代生物學分類中。奇蹄目作為一目,在分類系統中用于劃分哺乳動物類群。它包括了具有奇特的蹄部結構的動物。
奇蹄目的繁體字為「奇蹄目」。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奇蹄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古時候的寫法可能以陳列文物或古籍中的記載為準。
1. 馬科動物是奇蹄目中最廣泛分布的。
2. 奇蹄目的河馬科動物在水中生活,具有特殊的生态習性。
1. 馬科
2. 犀科
3. 河馬科
4. 奇蹄類動物
近義詞:蹄目
反義詞:偶蹄目(包括豬科、牛科、鹿科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