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良笃的意思、良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良笃的解釋

賢良而笃實。 漢 劉向 《說苑·立節》:“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其誰能行之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良笃”作為漢語複合詞,由“良”與“笃”兩個單字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良”指品質優秀、心地純善,如“良善”“賢良”;“笃”則含忠誠厚道之義,如“笃實”“敦笃”。兩字組合後,“良笃”多用于描述人物品性兼具善良與忠厚雙重特質。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說文解字》中“良”本義為廊道(廊的本字),後引申為美好;“笃”原指馬行遲頓,轉義為厚重不輕浮。二者語義演變至漢代逐漸形成道德評價功能,如《漢書·文帝紀》載“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民之本也;三老,衆民之師也;廉吏,民之表也”,其中蘊含的道德标準與“良笃”内涵相通。

在當代語言實踐中,“良笃”常見于人物評述類文本,如《光明日報》2023年人物專訪專欄中,使用“為人良笃,治學嚴謹”評價學者風範,顯示該詞多用于正式語境下的品德褒揚。需要特别說明的是,該詞屬于書面語體,在《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中被歸類為次常用詞彙,使用頻次低于近義詞“敦厚”“淳樸”。

網絡擴展解釋

“良笃”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iáng dǔ,其核心含義指人品正直善良,言行真誠可靠。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古籍出處

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說苑·立節》:“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其誰能行之哉?”(若非品德高尚、修養深厚的君子,誰能做到這樣呢?)。


三、使用場景

  1. 人物評價:用于贊美他人誠實可信,如“他為人良笃,值得托付”。
  2. 文學描述:常見于古文或正式文本,強調道德修養。

四、相關詞語與成語


五、總結

“良笃”是兼具道德高度與行為可靠性的褒義詞,多用于正式語境或對品德的贊譽。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使用案例,可參考《說苑》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親本約鬓眉避世金馬瓝槊躔次蟲氣啐嘗答理蹈中大泉彫瘁惇愛分花約柳嘎嘎該應更其詭色海塗夯嘴夯腮寒青會飲胡突蟲剪刀差降低徑寸心抉露濬急拘質恐畏扣舷撩逗陵铄臨軍流唱鹿頭城袤遠蛑蝤鮎魚上竹佩章剖決切末塙解趨和熱腸古道三雲掃斷沈竈生鼃攝知勢火殊域司物踏歌詞阗噎脫澀文繡相父詳玩嫌釁席賓